張曉健:男,1954年出生,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環境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水質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社會學術職務有:國際水協(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理事、《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編委會的副主任委員、《給水排水》雜志編委會的副主任委員、《工業用水與廢水》雜志編委會的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報》編委、建設部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建設部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評估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排水專業專家組成員,擔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副理事長。
主要科研方向為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理論與技術、水環境與水資源等,曾承擔多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已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論著8本,并有多個項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近年來主要學術成果是:在國內外首次提出了短時游離氯后轉氯胺的順序氯化消毒新工藝,經濟有效地實現了對微生物和消毒副產物的雙重控制。提出了管網水質生物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的判別依據、影響因素和控制措施。進行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生物活性濾池和生物陶粒預處理等多項處理技術研究,提高了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了城市和住區的水環境系統優化和非傳統水資源利用的理論與技術。參與了在近期我國發生的多次水源突發性污染事故應急治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