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我國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資源分布不均衡,水體污染也很嚴重。目前,許多城市缺水情況日益嚴重,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價格杠桿在水資源配置、水需求調節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作用,推進水價改革,促進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水價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近年來,我國水價改革取得了一定進展。水利工程水價有所提高,供水成本費用得到部分補償。城市供水價格基本完成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轉變,并已基本達到保本水平。普遍實行了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城市污水處理率有較大提高。水資源費征收力度逐年加大,節水型水價機制正逐步形成。但是水價機制和管理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部分地區終端水價偏低,不利于提高用戶節水意識;二是水利工程水價仍低于供水成本,致使工程老化失修;三是污水處理收費不到位,污水處理設施難以維持正常運轉;四是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偏低,不能反映我國水資源緊缺狀況;五是各類水價比價關系和計征方式不合理,不利于合理配置水資源。因此,應進一步深化水價改革,促進節約用水,保護和優化配置水資源。
二、水價改革的目標和原則
。ǘ┧畠r改革的目標:建立充分體現我國水資源緊缺狀況,以節水和合理配置水資源、提高用水效率、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核心的水價機制。水價改革的原則:一是調整水價與理順水價結構相結合,按照不同用戶的承受能力,建立多層次供水價格體系,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對用水需求的調節作用,提高用水效率;二是水價制定與供水設施建設相結合,積極建立和培育水資源開發利用市場,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三是合理利用水資源與防治水污染相結合,努力實現污水再生利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水環境;四是供水單位良性發展與節水設施建設相結合,合理補償供水單位成本費用,促進節水工程建設和節水技術推廣;五是水價形成機制改革與供水單位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相結合,推進企業化管理和產業化經營,強化水價對供水單位的成本約束,努力發揮市場機制在水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