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濕地保護的若干建議 濕地是處于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自然綜合體,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等,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中國濕地是世界上各種濕地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共擁有濕地3848萬公頃,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濕地公約中所規 …… |
 | |
|
中國濕地保護真相調查 在第16個“世界濕地日”的2月2日,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同時對外公布了濕地保護最新成效,結果卻大相徑庭。 國家林業局當日發布的資料顯示,“中國濕地保護成就受到世人矚目”,自然濕地保護率從2005年的45%提高到2010年的50.3%,主要江河源頭及其中下游河流和湖泊濕地、主要沼澤濕地得到搶救性保護,部分項目區濕地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但同一天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30年來,我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濕地面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總凈減少面積8152.47平方公里,占全國濕地總凈減少量的9%。 “雖然在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中濕地大幅減少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面積占79%的保 …… |
|
濕地保護面臨多頭管理與各自為政難題 因經濟快速發展,短短幾十年間,中國數千年來形成的土地利用大格局正發生著變化:大量的城市擴容、高速公路興建……等等這些都有可能占用大量耕地,中國的糧食生產基也由此發生著變化,而這也正改變著濕地,更多的濕地被開墾成耕地。 這既是糧食生產格局的變化,也是生態布局的變化。在這樣的格局中,被譽為“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和“物種的基因庫”的濕地,劣勢難扳。 有識之士呼吁:要像保衛耕地紅線一樣保衛濕地紅線。 然而,我們問題的起點是:為什么要保護濕地?失去 …… |
|
加快濕地保護腳步 中國刻不容緩! 在中國履行《濕地公約》的進程中,2005年無疑是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點。這一年,中國在濕地保護方面翻開了新的偉大一頁,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2005-2010年)》,由此拉開了濕地保護工程建設的精彩大幕。 數字可以見證中國濕地保護的決心:按此規劃,中國在“十一五”期間規劃總投資90.04億元,其中,中央投資42.36億元,地方配套47.68億元,保護全國半數的自然濕地和70%的重要濕地。而此前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年-2030年)》表明 …… |
|
濕地保護落后40年 我國濕地保護落后歐美40年 20只東方白鸛在天津北大港濕地被毒殺,對它們的種群是否有影響? 張正旺:死亡20只東方白鸛,對種群影響很大。全世界也就2000多只,20只都接近1%了,按國際重要濕地的標準,一個地方如果瀕危物種能達到1%,甚至都能夠成為國際重要濕地了,所以1%是一個很大的數據。所幸這次發現早、救助及時,不然會有更大的悲劇發生。 東方白鸛的數據,不少仍是很多年前的。在我國,鳥類數量是每年都有統計嗎? 張正旺:不是。我國第一次野生動物普查是1995年到2000年,現在正進行第二次野生動物普查。英美等國家做得很好,每年統計一次。這種統計除了專家之外,還吸收大量民間力量。比如北美有個繁殖鳥的統計。把全國分為好多單元,一撥人負責一塊兒,這 …… |
|
濕地保護條例8年難出臺 我國濕地保護立法、特別是濕地保護國家層面的立法,一直為社會有關方面及公眾所矚目。如今,當大約始于8年前、數易其稿的國家層面的濕地保護條例還被翹首以待時,國家林業局轉而尋求部門規章的出臺,既顯示了濕地保護對法律支持的急迫性,也再次透出國家濕地保護條例出臺的艱難與時間上的暫無定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