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S的定義 與別的工藝的區別 和連續進水的問題
問CASS和CAST的區別
答CAST=Cyclic Activated System Technology 間歇進水周期循環式活性污泥技術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連續進水周期循環曝氣活性污泥系統
CASS是連續進水,CAST是間歇進水,但它們又的確都屬于循環式活性污泥法
問 聽說CASS是S BR的改進,都有那些不同呢?那位大蝦可以給偶解釋下哈
答cass工藝是在S BR的基礎上發展的。主要變化是:cass是連續進水,間歇出水!并且,在cass中,設置了生物選擇器!CASS工藝就只是加了個生物選擇池,控制絲狀菌生長,同時也有釋磷作用,里面一般放二臺低速推流器!還是就是改變了進水方式,可以回流污泥,但要看污泥濃度。
問 我想知道CASS工藝是怎么實現連續進水的
答 據我調查,CASS池連續進水間歇排水。
排水周期時排水快,進水時進水流量小,可以實現連續進水。
這是我的理解,請高手斧正
問 連續進水,那不影響沉淀嗎?這個問題始終搞不清楚
答 1進水很慢很慢的
2雖然在CASS系統中進人沉淀階段和排水階段時污水還在連續不斷地進人池中,但在
設計CASS池時對其幾何尺寸及池內隔墻的位置和隔墻底部的開孔(將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
連成一體的孔)的數量、面積和布置方式均進行了精心設計,因此,當系統停止曝氣后整個
反應池成為一個近乎理想的推流式反應器(預反應區除外),污水經預反應區后以極小的流速
運動,一般推進速度為0 . 03 ~0 .05rn/min。在沉淀階段和潷水階段進人主反應區的污水,
首先經過反應池底部的污泥層,然后沿池子對角線方向前進,池子長寬比的合理設計可保證
在排水結束時未處理的水與潷水器還有一段安全距離,因此,不會影響排水水質。通過對沉
淀階段和排水階段污水進人反應池后基質在主反應區內擴散規律的研究,發現基質擴散前沿
邊界在反應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與沉淀時間的自然對數呈函數關系。在工藝設計時必須
考慮擴散前沿邊界排水結束前未進人排水區,因此,合理設計的CASS池連續進水的運行方
式并不會使污水短路,也不會影響出水水質。
在CASS池預反應區與主反應區池內的隔墻底部有一定數量的孔,當系統停止曝氣后整個反應池成為一個推流反應器,污水經預反應區后以極小的流速向前推進,首先進入污泥層,這就要合理設置長寬比使污水還沒運行到潷水器時排水結束,所以不影響排水水質,這樣設置池體就可以保證進水的可連續行
問 CASS工藝污泥回流是不是每個周期不間斷的呀? 還是說只有進水時才進行污泥回流呀?還想問個問題,CASS工藝的污泥回流比是怎么確定的
答1 CASS工藝的污泥回流比這個好像差別很大,有的只有20%,有得還高達150%
一般來說~~可以不考慮污泥回流~~但為了更好的促進微生物生長和細菌培育。一般考慮溫度~污泥濃度~脫氮要求等~~,確定回流比例一般在1/5~2不等~~!
答2 CASS我**程中很多都不做回流,雖然一般來說要做的,原因是保證反應池內污泥的濃度,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其實我個人認為污泥回流的目的不在于處理效果比不回流好,而主要是對池體的大小,容量,經濟方面考慮的,試想如果我們讓污泥回流的話勢必可以減小池體的大小,池體小了不就省錢嗎,有人做過試驗的分別回流比1\2\3,但結果去除效果沒什么太大的變化,所以大家具體工程具體對待了
問 我所見的一個CASS工藝好像在沉淀階段是不進水的,它實現連續進水實際是相對兩個處理池來說,一個池進入沉淀,另外一個池就開始進水,兩池循環運作。好像和版主說的有點
不同,是不是CASS工藝也有很多變種的?
CASS工藝要求連續進水,SBR間歇進水,但實際工程中是有一些CASS工藝的構筑物,又貌似SBR,大家也說不來是什么東西,呵呵,但是只要能起到同樣的處理效果,我們有何必一定要將
起硬塞到某一個框里呢!
以上所說的是指進水量很小的,而且CASS池池容要做的相對很大,單池運行的CASS工藝,這種工藝一般適用于水量很小的處理項目,對除磷脫氮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出水水質要求不是很高的地方.
現在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是不可能采用這種形式的,一般的CASS工藝應為多組CASS池組合運行,通過時間的不同互相交替進水出水來實現連續的進水和排水.這種形式的CASS工藝能夠處理大水量的污水,而且對除磷脫氮效果很
我以前做的調試CASS工藝也是間斷進水,間斷出水的。但是在看理論知識的時候,得到的信息就是CASS是連續進水間歇出水,一直就沒有搞懂單個CASS池是怎么實現連續進水的,看到各位的發言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關于CASS反應區的問題
問 CASS池的每一個主反應區前都必須有預反應區嗎?
如果建2個預反應區,4個主反應區是否可行
答 1 CASS池必須有生物選擇器!污水經過生物選擇器后進入主反應區.你說的預反應區應該是生物選擇器,至于設2個我沒有聽說過。磦主反應區也是沒有聽說過!請高手斧正!
2 我見過的cass工程實例是雙池,每個池都有預反應區(也就是生物選擇器),連續進水,連續出水,兩池比例,目測1:6左右,這種工程部隊做得較多,大型的沒見過
2、如果想詳細了解SBR,可以查找彭永臻的相關論文(他的博士高大文和王亞宜都獲得全國優秀博士生論文),還有張統編寫的《SBR及其變法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3 確切的說,一個cass池是一池雙區!
4我們做的對于單個CASS池是間歇進水,間歇排水,宏觀上連續進水,這就要求CASS池數目大于一個。污泥回流在進水期和曝氣期進行,沉淀和潷水階段停止污泥回流,樓上很多的說法與張統的那本介紹循環式活性污泥的說法一致
5CASS應該是三區吧,生物選擇區,兼氧區,主反應區,為了提高脫氮的效果,這個兼氧區還是不可少的!從主反應區回流的含有硝酸鹽的污泥回流到生物選擇區與原水混合,利用原水中的碳源和兼氧環境,在兼氧區發生反硝化作用
6 理論而言是兩個區,我了解的是,有的實際工程確實是如你所說三個區:生物選擇區,兼
氧區,主反應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