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水務要聞 >> 

環保組織取消污染企業會員資格是履行社會責任

時間:2018-07-2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于平

行業組織需要回歸社會責任,尤其正在督促企業履行環保責任的問題上,NGO責無旁貸。

7月18日,“阿拉善SEE華東項目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圣象集團作為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員企業,未將企業應盡的環保和社會責任,特別是綠色供應鏈的建設管理和監督責任履行到位,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理事會于18日表決通過決議,決定取消圣象集團會員資格。

“阿拉善SEE”是由近百名知名企業家出資成立、國內知名的環保組織,在國內一直有著良好的聲譽,組織和參與了大量環境公益行動。但其組織成員、上市公司圣象集團有著糟糕的環境記錄,屢遭民眾投訴——在圣象位于江蘇丹陽的供應工廠,當地居民與工廠廢氣異味抗爭已超過十年時間;在圣象位于江西撫州的供應工廠,有工廠負責人因多次偷排污水被公安部門拘留。

劣跡斑斑卻成為知名環保組織的成員,無疑是不合適的。阿拉善SEE展開清理門戶的行動,也算是呼應了坊間期待。

一直以來,包括很多國內NGO組織在內的社會組織,特別是以企業為主要成員的行業協會,盡管都打著社會責任的旗號,但在督促組織成員履行社會責任的工作上,大多乏善可陳。比如,最近P2P屢屢爆雷,有專家就痛批,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應為此負責,這些協會只知道收高額會費,為成員企業背書,沒有發揮應有的行業自律功能。

一味“朝錢看”,亂收費、亂排名、亂評比滿天飛……這樣的行業組織,背離了組織約束、行業監管的初衷。有些時候,這甚至已淪為違法企業的護身符。

行業組織要背負起社會責任,在督促企業履行環保責任的問題上,這些行業組織責無旁貸,更別說NGO組織。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些企業是否涉環境污染,最了解內情的或許是其同行企業。如果企業之間、行業之內能夠形成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的氛圍,那將能大大推動環境污染治理的進程。

環境治理需共治,而共治鏈條上,公民、企業、政府之外,行業組織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對于有著良好環境記錄的企業,行業組織要當好它的護身符,而對于有著不良環境記錄的企業,行業組織要隨時拿出緊箍咒,絕不能允許企業一邊污染環境,一邊卻獲得各種榮譽、獎勵。

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告別粗放的發展模式,讓企業發展兼顧環境保護,喚醒更多中國企業的環境責任,行業組織大有可為。圣象遭“除名”,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期待更多行業組織都能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積極主動地對污染企業說“不”。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