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洞庭湖心3萬畝“私人湖泊”17年解決不了的問題被曝光。隨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嚴令整治,生態環境部對此展開專項督察,13天內,湖中矮圍全部拆除;4月中旬,《污染大戶身邊的“黑保護”》一文,對山西臨汾洪洞縣三維集團的污染惡行進行了曝光。臨汾市委、市政府強調,堅決打擊污染企業背后的“保護傘”,嚴肅追究不作為、濫作為、失職瀆職人員的責任。
層層督辦,竟然關不掉一家污染企業,這是一種悲哀,更是一個警示:完善環保運營機制、監督機制、官員考核機制,加大干部環保問責力度,刻不容緩。
如果抱著 “能躲一時是一時”的心態,甚至與污染企業存在利益往來,提供“保護傘”,那么損害的不僅僅是環境,更是環保制度的公信力與權威性。
從“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到“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從“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山理論”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將綠色發展理念銘刻進每個人的心,浸潤在中華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不是對立的,一切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的做法都是有害的,任何想發展經濟就難免破壞環境的論調都是錯誤的。唯有牢牢守住“兩山理論”,才能走好環保與發展雙贏的正道。
而環保督察“回頭看”暴露出的一些列“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顯然是對“兩山理論”和十九大精神學習認識不到位,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拋在了腦后。
以內蒙古自治區的督察情況為例,2016年7月14日至8月14日,第一環保督察組對內蒙古自治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環保督察,督察結束后,第一組向內蒙古自治區反饋督察意見,共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其中,就有“2013年以來,半數盟市黨委常委會很少專題研究環境保護,有的甚至一年間沒有研究環境保護”的問題。
思想出了問題,行動自然偏離正軌。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比治理環境污染更重要的是治官。
十八大以來,從“打鐵還需自身硬”到“反腐沒有紙牌屋”,從“老虎蒼蠅一起打”到“作風建設不放松”,中國反腐成效卓著。廣大干部漸漸筑起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壩。然而,一些干部不貪、不占、也不干,不要票子、不要名字、干混日子,
督察組在寧夏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查后發現,“近兩年來,自治區發改委僅是致函靈武市政府,要求其加快修編規劃,并未采取其他實際行動,致使規劃調整、生態恢復等整改任務未有實質性推進。因自治區林業廳等部門提出異議,規劃調整中途擱置,為了推卸責任,自治區發改委‘另辟蹊徑’,在未做任何實質性工作的情況下,竟然在2018年4月發文撤銷《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范區總體規劃》,以‘一撤了之’來應付整改!
環保治污,豈能如此重發展、輕保護,左右搖擺,不擔當、不碰硬,走過場?
“回頭看”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幾十年來的慣性發展思維和淡薄的環保意識;“回頭看”更是一把利劍,戳破了形式主義、假裝整改的面具,刺痛了一些干部失職瀆職、不作為的神經。
在5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按蚝梦廴痉乐喂詰,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于企業,守法是根本,環保是責任。企業要切實增強環保責任意識、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健全完善環保設施,走出一條清潔生產、安全發展、綠色惠民之路。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更要成為企業環保的先鋒和表率,直面污染改造。
于政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人民福祉,也是擺在各級干部面前的重要發展課題。政府部門必須算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本賬”,主動擔起環保督察整改的重任。
于百姓,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環保督察力度加大、群眾訴求得到滿足、治污成果真實地擺在眼前,百姓才能擁有最直接的獲得感、幸福感。
于國家,環境保護關系國家發展、民族未來。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吧鷳B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天藍、地綠、水清,這是最簡單的渴望,最樸素的向往;
安定、和諧、有序,這是最美好的生活,最安心的時光。
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歡快的鳥兒自由飛翔,仲夏的夜空繁星點點,汽車奔馳的馬路上也能聞到陣陣花香……
當孩子們眨著澄澈明亮的眼睛,奔跑在綠水青山之間時,
也許,這就是美麗中國最幸福的模樣。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