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水務要聞 >> 

生態環境部: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

時間:2018-05-23 來源:新華社 作者:高敬

5月22日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要站在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高度,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加強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和科學研究,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生態環境部22日舉辦主題為“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的專題宣傳活動。黃潤秋在出席活動時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各部門各地區的有關規劃計劃之中并有效實施。

他介紹,目前我國各類陸域保護地面積達17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8%,提前達到《生物多樣性公約》要求到2020年達到17%的目標。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都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保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恢復在逐步進行。

黃潤秋表示,我國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獲得了2020年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主辦權。2020年的COP15將總結過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制定新的十年戰略計劃,確定203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

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當天共同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和《2018年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根據紅色名錄,我國9302種大型真菌中,已有1種屬于疑似滅絕,9種極危,25種瀕危,62種易危;受威脅物種共計97種,約占評估物種總數的1.04%。中國特有大型真菌有1358種,受威脅率達4.2%。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當前,生物多樣性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威脅。自然資源過度利用、嚴重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等,都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下降。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生態環境部: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