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的情況來看,專家們認為目前這個階段應該是屬于“戰略相持”階段,已經初步告別了“敵強我弱”的階段,但還沒有達到完全擺脫自然條件約束的境界,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過去幾年的數據表明,北京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持續改善,但是單月波動還是比較明顯的。2013~2017年,北京市1~3月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24微克/立方米、114微克/立方米、93微克/立方米、69微克/立方米、84微克/立方米,平均為97微克/立方米。2018年1~3月平均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1%;3月份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07微克/立方米、96微克/立方米、87微克/立方米、93微克/立方米、63微克/立方米,平均為90微克/立方米,2018年3月PM2.5平均濃度為88微克/立方米,基本處于過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
氣象專家們對3月份的北京氣象條件做了深入的分析。3月份北京的氣象條件處于非常不利的狀態,大氣污染擴散條件是6年來歷史同期最差,地面平均風速僅為1.2米/秒;中層北風頻率僅為22.6%,遠低于常年50%的水平;中層溫度顯著偏高,在3月11日到15日這次污染過程中,北京市遭遇了近20年來最強的一次逆溫,導致污染物快速積累。
同時,大家知道今年北方地區長時間沒有有效降水,沙塵天氣有所增加,3月份北京市先后出現了兩次沙塵天氣,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3月中旬以來一些錯峰生產的行業逐步恢復生產,工業污染物排放量增長較大。受以上兩方面因素影響,3月份PM2.5濃度同比上升,但還是處于過去5年同期的平均水平。
3月份北京的空氣質量變化,正說明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提醒我們應該持之以恒、堅定不移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不能因為《大氣十條》取得一些進展而有任何松懈。一定要看到打贏藍天保衛戰是一場艱巨復雜的戰役,現在到了啃硬骨頭的時候。同時,也不能因為大氣污染形勢出現一些波動而喪失信心,一定要按照黨中央的部署,持之以恒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天不幫忙,人更要努力。不管風云如何變幻,都要持之以恒做好自己的工作。
北京晚報:去年有媒體曝光雄安新區白洋淀水污染問題,您能否介紹一下白洋淀水污染防治的相關工作安排?
張波: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決策,是千年大計。加強雄安新區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對保護白洋淀及周邊水生態環境,構建雄安新區生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現在看來,雄安新區水生態環境確實也面臨許多需要攻克的難題。一是水資源嚴重短缺,這個流域上游有100多座水庫,總庫容量超過36億立方米,大家一塊蓄水,連汛期的水也下不來,河湖得不到必要生態流量的補充,何談水生態。這個區域的水資源七成左右用于農業,農業水價比較低,在這樣的水價下,大家對節水灌溉措施缺乏動力。二是工業、城市、農業等各方面的污染物排放量是比較大的,污染減排任務十分艱巨。第三就是水生態環境的承載力不足,由于生態流量得不到滿足,河湖水生植被就難以談起,水生態的破壞和水質的下降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流域內的治污壓力也會更大。
為堅決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成立了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與河北省人民政府簽訂了《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戰略合作協議》,先后指導河北省編制了《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制定了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協調財政部安排2017年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5億元,支持新區的“洗臉工程”,為白洋淀生態恢復打下良好基礎。
下一步,我們按照堅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部署,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貫徹落實《水十條》和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各項要求,指導雄安新區完成必答題。
二是全面治理水污染,推動高污染行業企業退出,提升白洋淀周邊區縣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完善城鎮污水管網體系建設。
三是恢復和保護水生態,督促嚴守紅線,嚴控開發行為,制定非法擠占水域岸線建筑限期退出的清單,重塑健康生態,構建良性循環的水生態系統。
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指導地方繼續加大雄安新區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為雄安新區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新華網:近期媒體曝光多起跨省異地傾倒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事件,對流域或者水源地造成影響,這個問題怎么解決?生態環境部有什么部署或行動?
劉友賓: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事關生態環境安全,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這些年來,在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上,我們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著力推動利用處置能力建設。截至2016年年底,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2149家,核準利用處置能力6471萬噸/年(其中,處置能力1249萬噸/年),分別是2006年的2.6倍和9.1倍。
二是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違法犯罪。2015年以來,原環境保護部會同公安部、最高檢對7起環境違法案件實施聯合掛牌督辦,其中涉危險廢物案件4起。2016年聯合公安部開展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三是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持續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危險廢物各項管理制度。
但當前我國非法轉移、處置危險廢物事件仍時有發生,主要原因有4個方面:
一是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少數企業出于利益驅使,逃避環境監管,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
二是處置能力不平衡。雖然整體來看處置能力過剩,但部分地區、部分種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仍不能滿足處置需求。
三是異地傾倒違法行為隱蔽,部門監管難度大,現場處置、調查取證和責任追究困難。
四是異地傾倒涉及不同地域、跨多個部門,查辦工作有一定難度。
針對這些問題,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源頭防范,著力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企業環保信息公開平臺,要求企業公開危險廢物相關信息,建立有獎舉報制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監督。
二是嚴懲重罰,聯合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涉危險廢物違法犯罪行為,震懾環境違法企業。確立涉危險廢物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法律制度,將涉危險廢物企業環境違法信息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并向社會公開。
三是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相關協調機制,指導各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并實施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明確將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一律納入排污許可。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4月9日,李干杰部長主持召開了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聚焦長江經濟帶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專項行動方案》,生態環境部將開展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專項行動,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以長江經濟帶11個省份為重點區域,排查沿江沿岸固體廢物,嚴格追究固體廢物產生企業和所在地政府責任,督促建立健全廢物處置機制,切實消除環境隱患。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移交市、縣政府限期解決,并將問題整改情況作為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重要內容。對整改不力的,進行督察問責。
南方都市報:據了解,目前我國多個飲用水水源地仍存在環境污染隱患,威脅老百姓生活安全,請問生態環境部有哪些措施來保護飲用水源?此外,我們注意到,生態環境部上個月印發《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在2018年3月底前,縣級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排查。目前排查主要發現了哪些問題?
張波: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飲用水源的保護工作,《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新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都專門針對飲用水源保護作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中央財經委第一次會議也把飲用水源保護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戰役。
加強水源地保護,需要開展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規范化建設。按照有關的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科學合理劃定保護區的范圍,保護區劃定是水源地保護的基礎,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負起這個責任。保護區劃小了不行,劃大了也不行,不劃更不行,F在的問題是有些地方要么是劃小了,無法有效保護水源水質;要么是太隨意劃大了,監督管理沒有可操作性。
二是加強監督管理。保護區劃定以后就是生態紅線了,各地要做好“守、退、補”的工作。所謂守,就是一旦劃定這條紅線,就要堅決地守住它,絕不能建設有污染、破壞生態環境、有重大環境風險等法律法規不允許的項目。所謂退,就是對保護區已有的違規項目,要創造條件限期退出來。當然這里面情況也非常復雜,比如原來先有了企業,然后職工多了,家屬多了,逐漸形成了城市,然后又在周邊找了水源地。先有企業,后有水源地,而且已經形成了城區,要退出來就非常困難。
所謂補,就是由于歷史等方面的原因,暫時難以退出的,一定要采取生態補救的措施,不能放任自由。在這方面各地要有底線思維,要么調整飲用水水源地,要么想辦法把威脅水源安全的項目退出來,在這點上特別考驗地方政府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統籌兼顧的本領,總歸要勇于擔當。
2016~2017年這兩年,我部組織開展了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執法的專項行動,在這個專項行動中,地級及以上城市319個水源地共計排查發現了490個問題,我現在可以欣慰地告訴大家,這些問題截止到目前已經全部整改完畢。一大批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取得了良好成效。
今年生態環境部還將聯合水利部,督促各地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劃定)、“立”(標志設立)、“治”(違法問題整治)三方面工作,進一步提高全國飲用水源環境安全保障水平。按照方案的要求,2018年底前,長江經濟帶11。ㄊ校┮瓿煽h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其他地區要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2019年底前,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要全部完成整治。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非常艱巨的攻堅戰,期待這場攻堅戰取得更好的成效。
界面新聞:去年天津、河北滲坑污染一事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其他地區是否還有此類污染?生態環境部針對納污坑塘環境問題采取了哪些舉措?
劉友賓:2017年4月,媒體曝光天津市靜海區和河北省大城縣存在工業滲坑環境問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當時,原環境保護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對這兩個地方進行了掛牌督辦。同時,迅速部署在全國范圍對納污坑塘環境問題開展排查整治工作。
天津和河北采取了多項措施進行整治,公布整治方案和整治進展,前不久兩地申請解除掛牌督辦。目前天津市靜海區和河北省大城縣工業滲坑已經整治完成,我部和有關部門實地察看后,對這兩個地方解除了掛牌督辦。
同時,各省級生態環保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了工作方案,對排查標準、整治要求等進行了部署。6月,納污坑塘全面排查工作告一段落,各地陸續轉入整治階段,各省級生態環保部門在網站公布了本地納污坑塘基本情況,并陸續公布了整治方案和整治進展等。
第一階段排查統計,三類納污坑塘1886個。其中,工業類納污坑塘521個,污染情況較為嚴重,部分坑塘污水呈強酸、強堿性,有些坑塘重金屬超標;生活類納污坑塘數量最多,達806個,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以容納生活污水為主,部分坑塘屬于季節性坑塘;養殖類納污坑塘數量為559個,這類坑塘污染物比較單一,以畜禽養殖廢水排放為主。當然1886這個數字是動態的,會隨著排查和整治工作的推進發生變化。
納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動態性的工作,各地產業布局不同、地形地貌各異,納污坑塘的污染特征、污染程度差異較大,需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突出整治重點、明確整治目標,科學編制整治方案并實施,建立長效機制。我部將進一步督促各地做好納污坑塘整治工作。
一是明確將工業類納污坑塘作為整治重點,在控制污染物擴散的基礎上,按照“一坑一案、限期治理”的總體要求,在切斷污染源、管控環境風險的前提下,科學制定整治方案,明確整治責任主體和目標。
二是將納污坑塘整治納入日常監管,嚴厲打擊向坑塘非法排污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完善驗收和銷號程序,加大后續監管力度,杜絕污染問題反彈。
三是做好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各省級生態環保部門要每半年向社會公開納污坑塘整治相關信息,接受公眾監督。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關注納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對納污坑塘整治工作主體責任不落實、弄虛作假、整治進度嚴重滯后的地方,依法依紀進行責任追究。
張波:我補充兩句,納污坑塘實質是非法傾倒問題。一些地方納污坑塘比較多,就說明這些地方非法傾倒比較猖獗。既然是違法問題,那就要按照新環保法嚴厲打擊形成震懾。我們希望一些地方在整治滲坑的同時,還能夠看到依法處理了多少違法者,依法逮捕了多少人,通過嚴厲的執法,來遏制非法傾倒的猖獗行為。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