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部會同相關部門重點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省級以上工業聚集區的工作。到2016年底,根據地方上報,三區共597家省級以上工業聚集區,97%的園區按規定建成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對未完成任務的園區經我部聯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抽查核實后,三部委聯合限批了6家園區,其他由地方進行了限批,河北省還撤銷了一家省級工業園區。
2017年我們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了督導力度,根據目前調度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有工業廢水排放的省級以上工業聚集區2356家。其中94%的園區按規定建成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92%安裝了自動在線監控設施,仍有188家園區未完成任務。對于未完成任務的園區,我們已經要求各省嚴格落實《水十條》規定實行限批,絕不允許在沒有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情況下,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項目。據我們了解,各地正在積極落實,比如安徽限批了12家園區,河南剛剛限批了7家園區。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工作滯后地區加大抽查的力度,對謊報園區數量等弄虛作假行為,納入中央環保督察范圍嚴格督察。
封面新聞: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戰役,其中包括了渤海綜合治理。我們了解到,本輪機構改革后,海洋環境治理職責已經從國家海洋局轉移到生態環境部。請問生態環境部在渤海綜合治理方面將會采取哪些舉措?
張波:渤海是上承海河、黃河、遼河三大流域,下接黃海的半封閉內海,水體交換與自凈能力比較差。同時,渤海沿海地區又具有發展經濟的便利條件和區位優勢,環渤海三省一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也給渤海帶來較大的生態環境壓力。一是一些地區產業結構偏重,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大規模填海造地損害海洋生態系統問題突出。二是海洋資源開發等經濟活動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壓力,比如說海水養殖規模非常大,由于飼料、藥品等投入量比較大,對養殖水域造成了污染,還存在過度捕撈問題,海上的石油開采也需要在環境保護方面進一步加強監管。三是海岸線附近區域有很多重大環境風險源,存在較大的生態環境隱患。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策部署,堅持陸海統籌,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為導向,實行治理污染與保護生態兩手發力,貫徹《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會同各有關部門和環渤海三省一市抓緊制定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作戰計劃。
總體上我們想加強以下幾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加強陸域污染治理,以入海排污口和不達標的入海河流為重點,推動渤海陸源污染綜合整治。
二是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嚴格控制圍填海和占用自然岸線,對受損的近岸海洋生態進行保護修復,加大濱海濕地的保護力度。
三是加強港航污染治理。今年國家發布了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按照相關規定,不達標的船舶要進行改造或限期淘汰,同時港口碼頭要增強污染防治能力,對船舶的污水、垃圾要有接收的能力,接收之后要跟地方的污染治理建立聯動機制,使船舶和港口碼頭的污水垃圾能夠得到有效處理。
四是推動綠色發展。積極做好涉海重點行業的清潔生產,從全過程減少資源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如果發展方式粗放的問題解決不了,單靠生態環境末端監管,其效果也是難以持久的。希望各級各部門、各行各業都要負起保護海洋環境的主體責任,積極參與渤海綜合治理。
將會加強督辦企業違法違規排放廢渣、污水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最近媒體曝光了多家企業違法違規排放廢渣、污水等現象,想問一下,怎么看待還有一些企業明目張膽違法排污現象?怎么建立長效機制進行監管?
張波:作為一名環境管理工作者,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特別氣憤,和大家一樣。在這里我想首先感謝我們新聞界的朋友,把這樣的丑陋現象擺到桌面上來,擺到桌面上來大家都看到了,就會很有力地促進整改。信息公開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所以首先要感謝新聞界朋友在這方面付出的辛苦,你們的努力是很有價值的。
第二,新的環境保護法,媒體稱史上最嚴的、長了牙齒的。新環保法生效以來,各地按照新環保法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應該說力度不可謂不大,成效是明顯的,您剛才提到中央環保督察,也是力度很大,成效很明顯,這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但是你講的這些現象也給我們提出一個嚴峻的事實,就是總體上在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的背景下,環境保護、環境監管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相當嚴重。千萬不能被一些積極進展蒙蔽了雙眼,看不到薄弱環節。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高度重視,而且要舉一反三來解決好這些問題。這是我想講的第二點。
第三,根據我了解的情況,江蘇省的同志已經連夜組成工作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我相信他們很快就會有一些調查結果出來,會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也會持續關注這件事情,并加強督辦,確保這件事情得到依法處理。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我們注意到這次機構改革將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劃轉到了生態環境部,農村污染防治問題涉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生態環境部在這方面有什么安排和部署?
張波: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農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搞好了,“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城鄉居民都是受益者。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中央財經委第一次會議也把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列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重大戰役。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不同于城市和工業的生態環境保護,農村生態環保應當以“用”為核心,要做好“用”這篇文章。
不能簡單地把工業和城市污染的治理模式搬到農村來,要努力讓農民在“用”的過程中受益,在受益的同時履行應當履行的生態環保責任。如何做好“用”這篇文章,可能要發揮好兩個作用。一個是政府要更好地發揮作用,像生態環保部門就要加強監督管理,通過以堵促疏,來倒逼農業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同時,有關部門、地方政府,也要做好一崗雙責的工作,為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創造有利條件。另一個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培育發展農村環境治理市場主體,推動建立農村有機廢棄物收集、轉化、利用三級網絡體系,探索規;、專業化、社會化的運營機制。所以,農村生態環保要疏堵結合,以堵促疏,生態環保部門的監督管理很重要,但是“用”恐怕還是一篇更核心的文章,這是總的看法。
圍繞農業農村污染治理,近年來我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是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三是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四是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防止污染向農村轉移。截至2017年年底,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435億元,完成13.8萬個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整治后的村莊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近2億農村人口受益。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和農民群眾期待還有較大差距。
下一步,我部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整治重點和政策措施,做到按圖施工、掛圖作戰,確保農業農村污染治理3年時間明顯見效。二是配合有關部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指導各地緊密結合《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優先整治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和水質需改善控制單元內村莊的生活垃圾污水,確保到2020年實現新增完成13萬個建制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目標任務。三是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監督指導力度。堅持疏堵結合、以堵促疏,推動農業清潔生產和綠色發展,實現農業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四是加強農村環境執法監管。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防止工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權益,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
人民日報: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于污水處理廠的,前幾天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7年國控污染源超標情況,里面很多違規企業是污水處理廠,本應該是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廠成了污染源,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該如何解決?第二個問題關于空氣質量的,前幾天生態環境部公布了3月空氣質量,PM2.5濃度反彈,今年以來又發生污染天氣,我想問一下原因在哪里,該如何解決?
張波:您這個問題也給我們兩位提出一點小挑戰,我們需要打通水和氣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我回答前半段的問題,水上的問題。正常的城市污水處理難度并不大,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實際是運營管理不正常的問題,運營管理不正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些地方運行經費不落實,這就出現了建設難、運營難的問題。建設難、運營難的背后是一些地方財政比較困難、地方債務比較高,不過更重要的是國家已經給了一些經濟政策,但沒落實到位,沒發揮應有的作用。
污水處理費在地方是跟自來水費一塊征收的,所以自來水廠能管到的,征收污水處理費是沒有問題的,基本上是足額繳納。但是還有一部分水是從地下水自備水井取的,這部分的管理在一些地方比較薄弱,用了水之后污水處理費收不上來,有些地方地下水的比例還很大,能占到一半左右,這就使得污水處理廠污水量上來了,但是污水處理費上不來,得不到必要的污水處理費,可想而知,運營單位很難持續地支撐下去。
這里的問題關鍵在于政府要更好地發揮作用,要規范各類水資源的管理,該收的費用要足額繳納,這樣即使是財政困難的地方也能夠支撐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費用,這是第一個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
第二個是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范圍內可能有一些工業企業,當然這些工業企業我們是要求它進入園區的,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有些工業企業就在城區。所以城市污水處理的相當一部分是工業廢水。新的《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工業企業必須先進行預處理,達到城市污水處理廠能夠接納的水平之后才可以入網。這里就有一個監督管理的問題。
首先工業企業和城市污水處理廠要簽訂委托處理合同,生態環境部門按照相關的法規標準和委托處理合同確定的濃度,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督。工業企業達標了,污水處理廠超標責任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企業入網的水超標了,那責任在工業企業。由于工業企業不是直排,而是通過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水的,這就使得責任關系有時候變得比較復雜,所以各地的生態環境部門一定要會同住建部門明晰工業企業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責任,按照委托處理合同所規定的數值和國家有關規定嚴格依法監管。當然,對污水處理廠本身也要加強監督,對污水處理廠的撥款應當按照水質水量撥付,不達標的不能給污水處理費。監督管理能到位的話,相信您剛才說的問題就會得到較好的解決。
劉友賓: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大氣環境治理。大氣環境質量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今天是一次污染過程,大家也感覺到了污染程度應該說比過去要輕得多。3月份雖然有些污染的天數,但是明顯的污染峰值在降低,所以大家感受到的強烈程度比原來有所緩解。《大氣十條》實施以來,通過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給人民群眾帶來真正的獲得感。同時,要看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還受很多因素影響。大氣污染防治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赡芊3個階段,就是開始的“敵強我弱”階段,這個階段我們雖然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成效一時顯現不出來,這時候需要堅定信心,持之以恒。
第二個階段處于“戰略相持”,這個階段非常艱難困苦,我們的工作不斷有成效,但是離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望仍然有差距,而且空氣質量還會受到溫度、氣象條件影響,特別是在氣象條件不利的時候,空氣質量狀況就會有波折、波動。
第三個階段是通過更多的努力,我們能更好地擺脫氣象條件的限制或約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能取得更高階段的勝利。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