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水務要聞 >> 

技術:依托水專項創新科技 保障東深供水安全

時間:2018-04-16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虢清偉 邴永鑫 邢飛龍

為水源型河流水質安全與風險控制提供前瞻性技術支持

東江是珠江三大水系之一,發源于江西省贛州市尋鄔縣,干流全長562公里,其中廣東境內435公里。改革開放以來,東江流域既是我國率先發展的區域,也是珠江三角洲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其水質的好壞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然而,隨著東江流域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排入河流的污染物總量和種類不斷增加,且入江污染物類型由常規污染物為主向常規污染物、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復合型轉變。水質良好的上、中游區域水環境面臨著巨大的經濟發展壓力,水質有下降趨勢,而經濟較發達的下游城市群(深圳、東莞、廣州)水質污染嚴重,沒有客水的本地河涌在大力治理下雖然扭轉了黑臭現象,但供水仍有風險,其“高功能水質要求”與區域“高發展速度、高經濟密度”之間的矛盾使得水質保護任務十分艱巨。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立項“東江流域水質與水生態風險控制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項目,選擇代表不同典型行業以及不同城鎮化發展水平的小金河流域、沙河流域龍溪集水區、官湖河流域等對干流水質產生較大風險的典型濱江城鎮為研究區域,設置了“城鎮化水源集水區域水污染系統控制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課題,由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南京大學、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華南師范大學、惠州市環境科學研究所等單位承擔。

大摻量印染廢水市政污水廠 穩定運行示范工程  

集中式表面處理工業園 污水深度處理示范工程

 

江北水質凈化廠尾水 深度處理示范工程

三大突破助力實現“風險排水不入江”

1 課題組在研究中突破了基于常規污染物提標排放、痕量污染物風險可控的受納綜合工業尾水的市政污水深度凈化集成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出良好效果。小金河流域長期無序發展,工業、居住與生態服務功能相互沖突,PCB、五金以及寶石加工業排放的廢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高,且難以有效去除,加之小作坊企業非法偷排時有發生,區域排水風險較高。課題以城鎮污水處理廠受納綜合工業尾水為研究對象,研發了基于新型陶粒催化劑的H2O2/O3多相催化氧化集成技術,技術以臭氧氧化為基礎,輔以雙氧水和自主研發的負載有金屬的固體陶粒催化劑,形成多相氧化體系,對含有大宗綜合工業尾水的市政污水進行強化脫毒減害,能實現有毒有害物去除70%以上,具有臭氧利用率高、氧化性能好、處理效率高、無污泥產生、便于控制管理、無二次污染且價格低廉等優勢。

上一頁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