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水務要聞 >> 

海納百川 何成納萬污:7500入海排污口僅8%獲批

時間:2018-03-16 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崔慧瑩

結合海洋督察發現,全國審批的入海排污口五百七十余個,僅占入海排污口總數的8%,疑似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近2000個,約占1/4。

實際的陸源污染源恐怕還要更多——僅寧波市一地就排查出了1131個入海排污口。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正式出臺,與排污口設置管理監督相關的,原本分散在環保部、國家海洋局、水利部、農業部等多部委的職能,將統一劃歸給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

每一處陸源入海排污口開閘放水,藍色海洋的浪花都要微顫著后退一下。

在北起遼寧鴨綠江,南至廣西北侖河口,綿延1.8萬公里的中國海岸線上,2018年1月,國家海洋局首次披露,有9600個陸源入海污染源(7500個入海排污口,余為入海河流、排澇口等)正向大海吐出污水,平均每2公里海岸線就有一個。

結合海洋督察發現,全國審批的入海排污口五百七十余個,僅占入海排污口總數的8%,疑似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近2000個,約占1/4,主要位于海洋保護區、重要濱海濕地、重要漁業水域等生態敏感區域。

在中國近海,目之所及的海灘越發難覓清澈碧水,大抵就與這些暗流涌動的排海污染相關。伴隨著潮起潮落,廢水被吸進了大海的肚子。而海洋并非默默不語,年均暴發60次赤潮、超過3.7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呈劣四類,都是大海的抗訴。

底數不清、集體排查、部門交叉、機構改革……陸地上的污染防治故事,正在海洋上演。

福爾摩斯般的尋蹤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熟悉海洋環保的人都知道這句話。

追蹤海邊的污染源,往往得具備福爾摩斯一般的臨場觀察、分析、判斷的技巧,因為一些企業把偷排管道埋在地下。

顏色是最簡單的線索。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燕尾港鎮,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志愿者楊振華獲得了一段視頻:乘快艇沿新沂河向擋潮閘外駛去時,整個入?谔幍暮C娑际谴u紅色污水。

但大部分時候的尋找則是徒勞無功。

2018年3月8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望著近岸灘涂被排污口沖出的帶狀水流,環保組織天津綠領的調查員張國兵有些激動。追蹤環渤海陸源污染物近一年,他還是第一次在現場看到直排入海的排污口。

大量設在海岸的排污口被劃進工廠廠區難以到達,在沒有道路標記的工業區和圍填海新造的海灘,手機導航軟件時常一片空白,能查看地面路況的衛星地圖也經常失靈。“想靠近海岸,得走魚塘旁、鹽灘邊的小路,有時路斷了車過不去,有時根本就是死胡同。”張國兵說。

對監管部門來說,即使拿到規劃圖紙和數據資料,排查工作同樣舉步維艱。有些圖紙上的排污口位置已遷移或關閉,有些明管、暗管鋪設得很長,沒有任何標記也看不出到底來自哪家企業。

在浙江省寧波市,環保局請來了第三方機構——浙江仁欣環科院有限責任公司承擔調研工作。公司副總工程師王顯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15人分為三組,歷時5個月才把寧波市1562公里的海岸線全程走過一遍。最多的時候每天要步行二十多公里。

潮汐也會成為排污者的掩護。有的排污口只有在低潮位時才能顯現,實地排查要根據潮汐時間來安排。

即使是在低潮位時,有的排污口也難觀測到!坝幸淮,我們看到海面下涌出氣泡,但原始資料中并無記錄!备鶕涷,王顯海他們判斷這個隱蔽的出水口仍深藏在海面之下,最后,他們對岸上可能的污染源逐一查看,才追查出一家水產養殖場的排污管道。

這些與暗排管“死磕”的偵探,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比如“漲潮看水質,退潮找管口”“先看潮汐,再定路線”“用軟件記錄行車軌跡,方便下次尋找道路”等等。

入海排污口大清查

在楊振華印象中,自打家鄉的工業園區開工之后,污染情況常被媒體曝光。近兩年來,上級監管部門也已經來過好幾輪。

2016年11月16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江蘇省通報: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化工集中區現有125家企業,全部為規劃環評明確禁止、限制或嚴格控制的農藥、染料、中間體類項目,企業違法排污問題突出。

意識到海洋的陸源污染,兩場有關排污口的清查工作也于2017年在全國展開。

2017年4月,環保部、發改委、海洋局等10部委聯合印發《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要求沿海各省份在2018年2月底前編制完成入海排污口清理工作報告。截至發稿,環保部未向南方周末記者回復關于全國入海排污口數量的數據。

國家海洋局也在2017年對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開展了陸源入海污染排查,2018年1月結果公布,全國共排查出9600個污染源。

這已經是個不小的數字,但多位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人士均表示,實際的陸源污染源恐怕還要更多——僅寧波市一地就排查出了1131個入海排污口。

在龐大的污染源底數中,更可怕的是,相當部分是監管的真空地帶,全國審批的入海排污口僅570余個,不足總數的8%。

其中尤以養殖污染為重頭。在國家海洋局的通報中,有2900余個養殖排污口環保、漁業和海洋部門均未實施有效監管,約占1/4。

一位寧波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們排查的結果中,涉及養殖的入海碶閘有503個,占全市入海排污口總量的40%以上,且排放超標現象較為嚴重!梆B殖池里魚、蝦的密度很大,投放的飼料吃不完,和糞便一起沉積在池塘底會惡化水質,就需要經常換水,進行底排污處理。而這些發黑發臭的污水中往往還伴隨一些化學藥品成分,如未經處理直排入海,污染量也不小。”

已完成的六省海洋環保督查也對近海排污進行了嚴厲通報:福建省各類陸源入海排污源2678個,環保部門僅提供了68個入海排污口的情況;在遼寧省環保部門提供的211個入海排污口中,有68個未嚴格履行法定程序批準設置;廣西陸源入海污染源453個,依法經批準設置的29個,達標排放率為41.7%……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大學校長沈滿洪教授2018年全國兩會建議就與海洋相關。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全國范圍來看,入海排污口這筆“糊涂賬”是普遍現象,但入海污染物的總量太多,超過海洋的環境容量的情況也是不爭的事實,“必須追本溯源,從源頭上控制入海污染物”。

上一頁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