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水務要聞 >> 

海納百川 何成納萬污:7500入海排污口僅8%獲批

時間:2018-03-16 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崔慧瑩

“海洋部門不上岸、環保部門不下!

誰能解決排污口問題?楊振華打過市長熱線,找過省里的環保部門,也跟化工園區管委會的領導打過交道。很多投訴者都感受過“病急亂投醫”的無助。

王顯海也感到,排查工作中很顯著的困難就是協調有關部門。

借調城市排污管道原始圖紙要找城管部門;有些排污口埋設在企業內部、涉外港口、保稅區內,需要反復協調;污染源由環保、市政還是海洋水利部門審批,相關手續是否合規,都是比技術性排查更難完成的調研工作。

2013年,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的學者撰文表示:目前,中國各部委中涉及排污口管理的主要包括水利部、環保部和國家海洋局。由于各自的職能不同,對于排污口的分類方式也就不盡相同。

為方便統計排查,文章建議將陸源入海排污口可分為直排口(包括工業直排口、市政直排口和養殖廢水排放口)、排污河、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排污口三大類。

“目前這些有案底可查的,都是設有在線監控系統的國控重點企業,而一些小型工廠、養殖場,各部門在統計時口徑標準會不同!鄙綎|大學威海校區海洋學院教授王亞民說。

王亞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工業及市政排污一般會集中到污水處理廠,經環保部門批準,處理達標后集中排海;而養殖類污染歸農業部門分管,排污問題尚未制定詳細的管理標準;排污河涉及水利部門。但從整體來看,岸上的排污口歸環保部管,海上排污工程則屬于海洋局。

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均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類似“海洋部門不上岸、環保部門不下海”的割據式管理,是造成大量陸源污染長期處于監管“真空狀態”的癥結所在。

此外,除了中央部門多頭監管帶來的尷尬外,“環保給GDP讓位”的舊故事時有發生。

楊振華所在的灌云縣偏居蘇北,此前一直是全省的經濟“洼地”。灌云縣將“環境容量大”寫進招商口號,吸引到外地化工、高污染企業紛紛落戶。

借海洋之便,灌云縣在脫貧路上搭了“沖鋒快艇”,“寧可毒死、不可窮死”的口號一直在當地流傳。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批評之后,當地的副市長、縣委書記、副書記等領導均被記過或黨內警告。

摸清底數之后

對于中央環保督察指出的“化學需氧量分別超過地表水Ⅳ類標準約50倍和8倍”,楊振華并不知道這種超標意味著什么,也不知道每次被自己舉報偷排的企業,到底有沒有受到相應懲處。

對于入海排污口,全國排查如火如荼,但誰應該為已造成的污染負責,過往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

在地理位置、投入使用時間、排污性質和排放方式等需要記錄的信息中,王顯海覺得排放污水總量是最難填寫的一項。那些原本就不掌握、未監督的排污口,即使能夠提供了設計排污能力、批復排放量等記載,追溯其過往的環境記錄是否合規排放也是非常困難的。

《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顯示,全國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總量65.7億噸。但這一數據僅僅來自419個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的統計。

沈滿洪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清算總量確實存在難度,但海洋水質是顯而易見的,按照目前東海水域的水質狀況,陸源污染排放量顯然已經超過了海洋自凈和承載能力。

沈洪滿介紹,由于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低于陸地,幾乎所有沿海地區都在實施“排海工程”,但其實質是因為陸地環境容量有限,故將污染物排放地從陸地的河流、湖泊改變為海洋,“沒有任何理由證明,海洋就應該成為污水池。”

上一頁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