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提出經過3年左右的努力,使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各領域、各環節實現公開內容全覆蓋。其中,在環境保護領域,要求重點公開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政策措施、實施效果,污染源監測及減排等信息,健全環保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
《意見》指出,近年來,我國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社會各界參與熱情和關注度越來越高,但相關信息公開工作還存在不主動、不及時、不全面,面對公眾關切解讀引導不夠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社會公益事業的公信力和公平性。
《意見》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以社會高度關注、公益色彩濃厚的社會公益事業為重點,著力推進脫貧攻堅、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教育、基本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災害事故救援、公共文化體育等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同時要根據區域、行業特點,進一步明確本地區、本行業應重點公開的其他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不斷擴大信息公開范圍。
在環境保護領域,《意見》要求要進一步做好社會廣泛關注的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等信息的公開工作。重點公開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政策措施、實施效果,污染源監測及減排,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調查處理,環境保護執法監管、投訴處理等信息。及時發布大范圍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信息,統籌做好重污染天氣期間信息發布、輿情引導等工作。健全環保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
文件原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
國辦發〔2018〕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社會公益事業是增進民生福祉、惠及社會大眾的事業,關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傳承民族精神、引領社會風尚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社會各界參與熱情和關注度越來越高,但相關信息公開工作還存在不主動、不及時、不全面,面對公眾關切解讀引導不夠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社會公益事業的公信力和公平性。為進一步推動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準確把握社會公益事業建設規律和特點,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明確公開重點,細化公開內容,增強公開實效,不斷提升社會公益事業的透明度,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二)基本原則。堅持依法依規,除法律法規有禁止性規定的外,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都應當主動全面予以公開。堅持突出重點,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明確相關信息公開的主體、內容、標準、方式、程序。堅持高效便民,面向基層,貼近群眾,運用多種方式發布信息、解讀政策、加強引導,便于群眾知曉、理解和監督。堅持問題導向,以公開促規范、促服務、促治理,推動共建共治共享,促進社會公益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