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規?,綜合治理項目投資規模最大,通常打包河道整治、污水處理新改建、生態修復等多類型建設內容
結合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分類方法,涉及生態環境治理的二級行業共有7類,分別為污水處理(包括污水管網)、垃圾發電、垃圾處理、生物質能、濕地保護、綜合治理及其他。
從項目數量來看,污水處理項目最多,達到1374個,占比達到42.99%;其次為綜合治理項目,數量為930個,占比達到29.10%;垃圾處理、垃圾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510個、121個;濕地保護項目、排水和生物質能項目較少,均低于100個。
從投資規模來看,綜合治理項目投資規模最大,高達10288.69億元,占入庫項目總投資規模的52.22%,綜合治理項目通常打包河道整治、污水處理新改建、生態修復等多類型建設內容,資金體量普遍偏大;其次為污水處理項目,投資規模為5180.56億元,占入庫項目總投資規模的26.30%;垃圾處理、濕地保護、垃圾發電、生物質能以及其他等領域投資總規模為4181.56億元,占入庫項目總投資規模的21.48%。
華東、華中、西南地區項目數量較多,西北、東北地區數量占比最小
生態環境PPP入庫項目的區域分布不均衡現象仍然比較突出。從項目數量看,華東、華中、西南地區項目數量較多,占比分別為26.4%、19.9%、15.8%;華南、華北地區項目數量相對較少,分別占比12.6%和12.5%;西北、東北地區數量占比最小,分別為8.04%和4.79%。其投資規模分布規律與項目數量基本一致,華東、華中、西南地區投資規模較大,分別占比為26.7%、23.9%、17.6%;華北、華南地區PPP項目投資規模相對較少,分別占比10.8%和9.50%;西北、東北地區數量占比最小,分別為5.95%和5.56%?傮w來看,PPP項目入庫情況與所在地區財政支付能力和公共服務發展水平基本呈現正相關。
在省份分布上,總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省份有廣東省、河南省、貴州省、湖北省、山東省、安徽省、四川省等7個省份,項目總投資規模達到9834.33億元,占生態環境PPP項目總投資規模的50.04%,7個省份項目數量總和達到1527個,占項目總數量的47.78%。單個項目投資規模比較結果顯示,吉林省項目平均規模較大,投資規模均值達到15.33億元/個,其次是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分別為10.49億元/個、9.32億元/個、8.63億元/個。
入庫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占比將近達到全國的一半
長江經濟帶包含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個省、直轄市。長江經濟帶地區項目數量共計1404個,投資規模達到9494.27億元,分別占全國生態環境PPP項目入庫數量和投資規模的43.9%和48.3%。長江經濟帶區域各。ㄊ校┴斦Ц赌芰凸卜⻊瞻l展水平較高,入庫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占比將近達到全國的一半。在11個省、直轄市中,貴州省項目數量最多,共計244個,達到長江經濟帶項目總數量的17.38%,湖北省和安徽省數量次之,分別為225個和173個。四川省、湖南省、浙江省和江蘇省數量均超過100個。
從入庫時間來看,2009年-2016年,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17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頒布實施,當年入庫項目及規模最多,占比分別達到35.2%和40.5%。2017年以后,受財政及PPP政策收緊影響,入庫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黃河流域,河南省項目和投資規模都領先
黃河流域覆蓋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9省、自治區。黃河流域地區項目數量共計952個,投資規模達到5941.42億元,分別占全國生態環境PPP項目入庫數量和投資規模的29.8%和30.2%。在9個省份中,項目數量前三名分別為河南。256個,占比26.9%)、山東。204個,占比21.4%)和四川。156個,占比16.4%)。投資規模前三名分別為河南。2028.4億元個,占比34.1%)、四川省(1244.2億元,占比20.9%)和山東。1174.0億元,占比19.8%)。山西省項目數量為104個,陜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等項目數量均低于100個。
京津冀地區項目數量共計219個,投資規模為1434.1億元,分別占全國生態環境PPP項目入庫數量和投資規模的6.85%和7.30%。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均為河北省最多,其次為北京,天津最少。
預計全國生態環境PPP入庫項目將加快實施進度
生態環境領域PPP項目中,超過一半以上的項目已經處于執行階段,項目數量和規模占比分別為52.8%和58.0%;識別階段的為16.7%和13.2%;準備階段的為14.8%和13.6%;采購階段的為15.8%和15.2%。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生態環境PPP政策的精準及細化,預計全國生態環境PPP入庫項目將加快實施進度。
已處于執行階段的項目中,污水處理、綜合治理及垃圾處理項目數量分別位于前三位,分別占比43.7%、31.9%和13.4%;在投資規模上,綜合治理、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項目位于前三位,分別占比56.8%、25.1%和6.74%。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是城市剛性需求,技術相對成熟,現金流穩健,具有一定的收費和補貼機制,是推進PPP模式的重點領域。2017年7月1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環境保護部等多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政府參與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的通知》(財建〔2017〕455號),提出政府參與的新建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有序推進存量項目轉型為PPP模式,進一步推動了污水處理及垃圾處理項目的落地和實施。
(作者:趙云皓 盧靜 徐志杰 謝方舟 ;三位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PPP中心,后一位作者單位: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