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受訪專家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本輪清理僅是PPP規范發展的新起點,接下來仍有諸多問題待解。
首先,應盡快從頂層設計上建立PPP的相關法律和體制機制,對爭議已久的諸多問題作出明確規范、解釋。
王守清認為,PPP立法首先要直面三大任務:
一是制訂全國性的PPP項目實施、操作指南,如進一步明確PPP應用范圍、政府審批權限、審批流程、管理程序、合同框架和風險分擔原則,以及企業退出機制和糾紛處理機制等,進一步規范各參與方的行為。
二是從機制上建立國家級PPP補缺資金,以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平衡區域發展;同時減輕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的財政負擔,吸引社會投資者參與。
三是建立PPP管理的部際協調機制。PPP運作模式復雜、涉及政府部門眾多,各部門之間仍存在監管割裂、各自為政的現象。須盡快建立起包括財政部、發改委、自然資源部、“一行兩會”等多部委在內的協調機制;并且鼓勵自然資源部更多地參與到PPP的管理工作之中,為項目發展提供更靈活的土地使用機制。
溫來成進一步建議,應盡快明確單一主管部門,徹底解決監管的交叉、空白以及權責不明等問題。
其次,加強各級政府的PPP人才團隊建設。
多位受訪人士坦言,前述一系列亂象的根源之一是“懂的人太少”——無論政府、企業還是金融機構、咨詢公司,均存在以舊思維去理解甚至曲解新模式的問題,因此亟待政府加強人才團隊培訓工作,并創造條件逐步吸引具備豐富經驗的國際人才加入。
再者,溫來成強調,PPP項目存在投資金額大、投資周期長、不確定性因素多、風險相對較高等特點,即便在英國、加拿大等發展經驗成熟的國家,PPP項目在所有公共項目中的占比也僅為10-30%,“PPP要因地制宜!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