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市場調研 >> 

通過現象看本質!環保產業并購不再瘋狂買買買

時間:2018-04-03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王慧芳

趨勢二:國資企業并購步伐放緩,做好整合優化

前兩年,國資企業的并購攻勢十分兇猛。憑借強大的資本優勢,買方為國資企業的案例數接近半壁江山,而金額更是超過交易總量的2/3。不管是業內老將還是跨界新秀,并購的速度、標的的質量和競標的能力都令中小企業心生忌憚,“野蠻人”儼然成為環保行業的一股標志性力量。然而,國企強勢的局面在去年有了一定轉變,并將在今年維持穩定。

去年,環保并購市場基本保持穩定并有小幅度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國資企業為買方的并購案例數與所涉及金額都驟減到交易總量的30%以下。在此情況下,民營企業正在抓住機會奮起直追。

對比2016年和2017年前五大并購案例列表(見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非國企的數量增加,訂單均價也遠超去年,并不乏如中國天楹收購江蘇德展這樣的天價訂單,但2017年上榜的國企卻只有一個跨界的深高速環境。

國企放慢腳步的重要原因是“資本受限”。此前,國企一直是大型跨境收購的主力軍,在嚴格的外匯監管等政策下,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國企通過資本運作進行收購。另外,國企的高負債也受到相關部門重視。

2018年,國企更要放慢腳步、梳理自身業務和財務狀況、做好并購之前的整合優化工作。

趨勢三:民營企業率先搶先機,在固廢領域提前布局

民營企業在去年的并購市場十分活躍,其中的動機來源于國企帶來的競爭壓力。不少企業已經意識到必須加快布局以鞏固地位,因此融資成本僅次于國企的傳統玩家中國天楹、有強大資本后援團的跨界者盈峰控股、福建陽光城集團以及擅長金融資本操作的轉型企業中金環境,都緊鑼密鼓地斥巨資完善產業鏈,這4家資本型企業也占據了去年前五大并購案例的4個席位。

在水處理市場,國企“涉水”的趨勢早就十分明確,許多國資企業跨界的第一步就是重金收購水處理企業,因此在這個領域國資和非國資買方的收購數目相差不大,且國資在金額上更為領先。

而在固廢領域,去年民企的并購交出成績可觀的答卷。非國資的買方數目為國資的3倍多,而涉及金額更是超出其4倍。

固廢領域是公認的繼水處理之后的下一個風口,2017年危廢標的的高毛利率和高溢價搶盡風頭,環衛一體化市場的崛起也快速推動著產業整合。按照這個趨勢,國資的進入是遲早的事,因此民企率先搶占先機,加速固廢板塊內的二八分化(見表2)。

今年,環保行業日趨成熟和理性,環保市場整體并購趨勢減緩。國內市場上,固廢處理領域的污泥處理、危廢處理處置、餐廚垃圾處理等子行業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2018年這些領域并購規模可能有明顯增長。國際市場上,跨境并購仍會持續,但國內買家在挑選標的時也會更加審慎,樹立更清晰的戰略規劃。

另外,今年的并購可能呈現“大吃大”的趨勢,大型買方可能將目光從中小企業轉到大型企業。去年就有多個新三板企業、上市公司如龍凈環保、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如德潤環境,以及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如中聯重科環境等大企業被高價收購的案例,未來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龍頭效應也將更為突出。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上一頁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