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市場調研 >> 

10萬億市場待瓜分 環保產業掀“混戰”

時間:2018-03-07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朱妍

對此,E20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認為,央企“環保軍團”主要分4種類型:憑技術、設備等開路,靠自身項目支撐、借助工程轉型及開展資本合作。

“按照分工,目前只有中節能1家環保央企。但出于轉型、擴張等訴求,及國家政策利好、市場需求猛增等客觀因素,其他央企做環保也有資金、技術、設備等先天優勢!毖Q。如像中石化、中石油等高排放能源企業,本就有大量環境治理需求,依托自身項目延長產業鏈培養自己的環保板塊,繼而可進一步走出去開拓市場。

依托國家PPP項目等支持,類似葛洲壩等施工、融資能力強的央企,同樣有著自己的途徑——與政府合作承接治理項目,借助工程建設打通進駐渠道。

此外,還有“央企+環保企業”的打開方式。去年,中核華夏與高能環境簽訂固廢、地下水等治理項目,中廣核與新奧環保合作“三廢”治理項目等,就是典型代表。

中小企業空間尚存

市場大熱,有人卻道出一個“有趣”現象:環保產業很火,但能讓人一口叫出名字的環保企業很少。而今,“能叫出名字”的央企實力突進,會否持續擠壓民企生存空間?

據悉,目前近5萬家環保民企中,90%的產值低于1000萬元,百億級企業甚至為零。具體到細分行業,據E20環境研究院統計,如水環境PPP項目僅20%為民企占有,垃圾焚燒發電中民企份額僅約30%。

“近幾年發展確實相對冷淡!杯h境商會執行會長、蘇伊士亞洲區執行副總裁孫明華坦言,有些排污企業覺得根本沒必要引入環保企業治理,自己從頭到尾就能包攬。有人就說,“我們連煤炭、石油都能產,處理污水還不是小菜一碟”。

而長期來看,多位業內人士還是為環保企業打下了“強心針”。目前雖呈現不平衡的發展態勢,但跑馬圈地效應有限,未來留給環保企業的空間并不小。

薛濤指出,環保市場高度分散,細分行業多、專業技術性強、市場容量大,環保企業各有強項、各有側重,不是靠幾家就能壟斷整個行業。另一方面,環保項目大多周期長,合同時限動輒20-25年,即使央企來了,也不易從民企手中奪得既有資源。

北京國能中電節能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白云峰也稱,央企的確優勢明顯,如僅融資一個環節,成本就比環保民企少了約1倍。但經20多年發展,客觀上已形成一定的產業門檻,民企在技術研發、治污管理等方面實際并不落后!按送猓行┡盼燮髽I將治理交給自己的子公司,既當運動員又做裁判員,難免出現紕漏!

抱團共榮好取暖

一邊是誘人的產業空間,一邊是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如何從中分得一杯羹?從過去以量為主的擴張方式,走向以質量為主的發展階段,成為關鍵所在。

上一頁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