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市場調研 >> 

環保稅迎首個征期認定納稅人26萬多戶

時間:2018-02-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環保稅4月1日將迎首個征期

認定納稅人26萬多戶,稅務系統精簡報表全面備戰

《經濟參考報》記者27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4月1日環境保護稅將迎來首個征期,目前各地稅務機關已根據環保部門移交的污染源基本信息和排污費歷史數據,識別認定環保稅納稅人26萬多戶,正抓緊做好納稅人基礎信息采集等工作。

開征環境保護稅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受到各方高度關注。作為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這也意味著我國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退出歷史舞臺。與此同時,在稅收征管方面,環境保護費改稅后,征收部門由環保部門改為稅務機關、環保部門配合,將開啟“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監測、信息共享”的稅收征管模式。

依據“環境保護稅法”,以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納稅人。征稅對象指“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4類應稅污染物。計稅依據方面,將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作為計稅依據。其中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按照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固體廢物按照固體廢物排放量確定;噪聲按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確定。

在27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的2018年第一季度稅收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副司長孫群就開征環境保護稅相關準備工作做了介紹。

“今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按照稅法規定,環保稅是按季申報,因此,4月1日迎來環保稅的首個征期。能否確保首個征期平穩順利,是關系到環境保護費稅制度轉換成功落地的關鍵。”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副司長孫群在發布會上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據介紹,稅務部門圍繞環保稅首個征期分三個階段細化了15項重點工作任務,目前第一階段任務已經完成。各地稅務機關共識別認定環保稅納稅人26萬多戶,并基本完成網絡報稅系統與金稅三期核心征管系統的聯調測試,確保首個征期納稅人能足不出戶進行網上申報。截至目前,全國累計輔導環保稅納稅人19萬多戶,占已識別認定戶數的72.9%。

孫群表示,下一步,在首個征期前將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繼續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二是聯合環保部門,系統組織、層層開展環保稅業務培訓,確保一線稅務人員能正確理解環保稅政策,熟練征管系統操作,確保納稅人能計算、會申報。三是開展實地督導。將組織若干督導組赴各省,實地指導、督促各地加快落實各項征管準備任務,確保環保稅首個征期平穩運行,稅制順利轉換。四是繼續大力推進稅務、環保部門涉稅信息共享平臺部署、聯測和連通工作。

據了解,經過廣泛宣傳培訓,廣大納稅人對于環保稅的理解更為精準,對環保稅的開征也更加支持。

“環境保護費改稅以后,相比繳納排污費時代更加規范,企業負擔更加公平均衡!敝袊突す煞萦邢薰矩攧詹控撠熑吮硎,中國石化將自覺履行納稅義務,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從加強環境管理、提供清潔能源、節能減排與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踐行環保責任,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為方便納稅人申報繳稅,稅務部門在簡化報表上下了一番功夫!睋䦟O群介紹,環保稅納稅申報表圍繞“簡潔、減負”這一核心理念進行優化設計,將原來排污費按不同行業制定的報表模式調整為按“水、氣、聲、渣”四類污染物制定的報表模式,這就使得報表數量和納稅人填報字段量減少2/3左右。

同時,通過報表結構優化,進一步減輕納稅人填報負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采用了“納稅申報表+基礎信息采集表”的結構設計。納稅人的排放口、污染物種類等基礎稅源信息,由基礎信息采集表一次性采集,納稅人在每次申報時只需在納稅申報表中填報如濃度值、排放量等動態數據信息即可,如果是通過網報系統申報,基礎信息采集表中已采集的污染源信息項,可自動帶入申報表中。另一方面,納稅申報表與基礎信息采集表均采用了“主表+附表”的結構。納稅人只需根據其排放的應稅污染物種類選擇相應附表填報即可,有效減少納稅人填報報表數量。納稅人如通過網報系統申報,申報表主表數據項均可由其附表或基礎信息表自動帶出或自動計算,自動生成環保稅申報表主表,有效減輕了納稅人填報和計算負擔。

孫群指出,開征環境保護稅,有利于強化企業治污減排責任,提高納稅人遵從度和全社會環保意識;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有利于更好發揮稅收在促進綠色發展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