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領導之聲 >> 

面對艱巨任務,“十四五”綠色轉型如何布局?

時間:2021-04-07 07:50:13 來源:望 作者:王仁貴

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尚未根本緩解

記者:厚植綠色發展的底色,“十四五”更加強調要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更是為國內外廣泛關注。這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黃潤秋:“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都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將“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之一,設專章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具體部署和安排,明確要求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今年全國兩會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都提出,“十四五”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這些為我們謀劃“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我們正在積極推動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工作,將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持續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我們正在加快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專項規劃,下一步,將抓緊研究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頂層設計,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要實現新目標新要求,我國面臨著哪些艱巨的任務?

黃潤秋:對照新目標新愿景新要求,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主要體現在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仍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全面綠色轉型的基礎依然薄弱,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最突出的是“三個沒有根本改變”,即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污染排放和生態破壞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

特別是當前我國距離實現碳達峰目標已不足10年,從碳達峰到實現碳中和目標僅有30年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愿景目標,時間更緊、幅度更大、困難更多,任務異常艱巨。

以減污降碳為主抓手推進綠色轉型

記者: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聚集哪些重點來推動綠色轉型?

黃潤秋:面對復雜形勢和諸多挑戰,我們將與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一道,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減污降碳為主抓手,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一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綠色化改造。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大貨物運輸結構調整力度,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壯大節能環保等產業,激發綠色低碳的新動能,不斷增加綠色發展韌性、持續性、競爭力。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減污降碳,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圍繞“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疤釟狻保褪且獙嵤㏄M2.5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進一步提升空氣質量!敖堤肌,就是加快推進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皬娚鷳B”,即統籌開展各類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監管!霸鏊,就是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開展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和源頭治理,繼續增加好水,提升水生態安全!肮掏痢,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受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以及固體廢棄物環境污染治理!胺里L險”,就是要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生態環境風險,加強監管,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三是積極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入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加大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控制力度,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推進近零碳排放示范項目建設和碳中和試點示范建設。加快建設國家自主貢獻項目庫。

四是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能源“雙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價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購等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創新完善自然資源、污水垃圾處理、用水用能等領域價格形成機制。

五是廣泛培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提升全社會綠色低碳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完善綠色產品推廣機制,擴大低碳綠色產品供給。通過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倒逼推動生產方式和供給綠色轉型。

記者: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表,體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離不開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應從哪些方面加強國際合作?

黃潤秋: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建設清潔美麗世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離不開國際社會的廣泛參與。

一是加強綠色低碳發展國際合作。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全球海洋治理等領域國際合作。我國將繼續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取得積極成果,籌備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扎實推進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二是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應共同維護全球化進程,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穩定的全球產業鏈,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和低碳綠色產品裝備研發應用,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是擔當綠色低碳發展引領者。應共同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支持發展中國家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支持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全面有效持續實施,共同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向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方向邁進。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上一頁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