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技術要點 >> 

活性污泥法運行中的常見問題及故障解答(三)

時間:2018-01-19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作者:

(十七)水解酸化池污泥密度1.002-1.006(書本得知),那么其污泥流失是必然,則必須在好氧后設污泥回流到水解池,是否如此?

有手冊介紹,接觸氧化池污泥部分懸浮,部分附于填料,那三豐兄前面指出其調試時先悶曝,再排出剩下的活性污泥(防止游離態微生物與填料上的微生物爭奪有機養料),與其相矛盾? 若將好氧后混合液回流到水解酸化池,則水解酸化DO應控制在什么范圍?請大家指教。

解答:

1.輕微流失,我想也不必進行回流的,通過水解池微生物自身繁殖,應該能夠滿足流失的補給。

2.同時,此工藝,處理的重點和最后的把關環節不再水解池,因此,水解池濃度的適當波動不會對后續工藝造成太大的影響的。

3.對于悶曝問題,我想這個做法與污泥排出并不矛盾的,因為這是在培菌階段而已,而非正常生產的操作。

(十八)有一種工業廢水是在生產精制棉的過程中產生的,有機物含量比較高,且廢水成堿性。我想在此加酸調節廢水的pH值,同時酸化水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你看是否能實現。該水質于造紙廢水有點相似,但他的水質指標比造紙廢水要小得多得多。

解答:

人為酸化,我想不能有效降解有機物的,通過水解酸化菌可以降解有機物。特一加酸調節我想沒有必要!

(十九)我現在剛剛做完一個7000噸的食品廢水,我想請教一下關于微生物培養的有關問題:我想采用直接接種來培養,使用城市污水處理廠經過脫水后的污泥餅可否?此污泥在脫水的過程中投加了PAM,對微生物有否影響?是否增加了培養的時間?

解答:

我想沒有問題的,不會增加培養時間的,同樣會保持活性的。

(二十) 小水量的污水站格柵怎么設計?按照教材或設計手冊上的設計公式算出來的格柵寬度太小,無法布置。

解答:

對于小水量的工程,計算出的格柵寬度太小,可以保持柵條間隙不變,直接把寬度放大為水渠的寬度,不必太拘泥于手冊。

(二十一) 二沉池為圓形周進周出(不是中進周出)。在出水堰板1m范圍內有細微的浮粒從池下往上反涌,外觀很不好。只是我們的出水還沒達到標準。COD大約89mg/l,BOD大約28mg/l,SS大約23mg/l。目前我們的培菌工作進展比較順利。SVI(30)大約有10%。鏡檢可以看到少量的輪蟲。跟這兩天下雨,進水量大有關吧。但我們進水的BOD/COD太低,導致培菌工作比較緩慢,F在還沒有排泥。 針對我們目前的狀況,我有幾個問題:

1、我們是否可以連續進水,我們的污泥是否已經耐一般的沖擊負荷?

2、氧化溝DO大約有8左右,是否只要開一臺曝氣機推流?還是偶爾開動曝氣機,氧化溝前面有進水推流,尾部有回流污泥推流。

3、估計什么時候開剩余污泥泵?怎樣控制回流比?

解答:

1.有10%的沉降比,f/m不要大于0.25;連續進水是沒有問題的。

2.檢測氧化溝混合液流入二沉池的溶解氧是否滿足要求,有1.5的溶解氧就可以了,最好考察整個氧化溝的溶解氧數據。然后決定曝氣方式。

3.如果,氧化溝混合液流入二沉池的溶解氧大于3.0,我想,一是能源浪費,二是出水夾有細小未沉降活性污泥顆粒。

4.間斷的短時間排泥是有必要的。否則10%的沉降比,會有很大的折扣。

5.回流比的控制,可根據進水量來調節,和傳統污泥法一樣,如非脫氮除磷,50~100%皆可。

6.輪蟲產生和數量,與下雨,進水量大沒有太大關系,與低負荷,污泥齡長有關聯的,也提示可以連續進水,提升負荷了。當然,也要求適當排泥。

上一頁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