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我接觸到的這個污水廠采用的是CAST工藝,從培菌到現在大概運行了3個月,到目前為止,出水水質較好,除了N的去除率很低外,其余均能達到一級排放標準,我也試著通過改變運行程序來提高N的去除率,可未曾見效,希望你能給我提供一些建議,不甚感謝!
我想還是厭氧控制時間和底物濃度供給的問題上進行檢查。具體方法,您可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嘗試!以充分發揮前置厭氧段的脫氮效果。
(二十四) 我們廠是雙溝氧化溝工藝并且溝前有厭氧段加強除磷,就是所謂的加強型DE工藝.設計處理量2.5W/D,水溫15℃,進水BOD,COD較設計值低50%左右,COD只有80,TN18,TP1.8.現在我們廠已經培養污泥有一個月了,我們的培養方法是:12月17號開始.8臺轉碟加四個水推一起曝氣3-4小時,再靜沉1.5小時排水,再進水1.5小時.再曝氣3-4小時循環,兩溝DO都在7-8ma/l左右隨后做的SV30只有2%-3%,但MLSS計顯示MLSS在增加,考慮是進水BOD低了,12月29號我廠從成都污水處理廠購進脫水污泥培養基(其實就是脫水污泥+飼料),一天投6袋(35公斤),連續投了5天,做SV30還是只有2%-3%,做SVI只有50多,MLSS計顯示MLSS1000多點,但是污泥始終濃度上不來,染貨停止投培養基繼續曝氣到1月12號,1月11號疑為曝氣過量,一溝開三臺轉碟,水推依然全開,DO保持在5-6ma/l,污泥暫時還沒變化.請問是那里出了問題,怎樣改進工藝?
還有個問題,就是我們廠的厭氧段在滿水實驗后,里面的水就一直沒動,現已經過了1個多月,水已變很黑,估計厭氧發酵階段也過了,請問,如果把水放入氧化溝,是否對污泥培養有影響?謝謝!
我想你的問題,在本站前面的交流中已有提及。您可以仔細的看一下。
作為進水底物濃度如此之低,想要提高微生物濃度是不太可能的。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對生物系統進行排泥,如此進水底物濃度,我想你的活性污泥濃度1000PPM的數據存在誤差,正常情況應該在800PPM以下。你的1000PPM的生物濃度中可能有比較多的惰性物質。
在這里,我再次認為,過度曝氣,進水底物濃度過低,是不利于微生物濃度的提高的,也就是說會延長培養時間。我想,你的氧化溝有推流裝置,那么,大可降低曝氣量,保證DO在3ppm就可以了。
到其他污水廠獲得污泥餅,投入生化池,常被稱為接種,而不是增加營養物質。同時適當投加即可,多次投加并無益處,因為,泥餅中大部分是無機惰性物質,投入生化池.....
前段厭氧池水流不動,我不太理解,有水進入怎么會不動呢!
(二十五) 我廠是二廊道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無脫氮除磷工藝,進水BOD80-110,出水進入河道,出水看上去很清,進河后,淺處也能見底,但河道水體呈淺褐色,請問這是什么原因?
您的放流水達標排放并且,河道水體為活水的話。應該排除是您的廢水廠排水造成的。
可以考慮是否為其它企業所為!
上一頁頁碼:[<< 1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