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技術要點 >> 

技術:活性污泥法運行中的常見問題及故障解答

時間:2018-01-04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作者:

我剛開始是懷疑是曝氣太大破壞了絮凝性,但我們的溶解氧不是很高啊,設定在1.5,究竟原因是什么啊,能不能幫我分析一下?

傳統活性污泥法,污泥齡4天的操控,如果進水濃度高,水量大(即污泥負荷高)時,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污泥負荷不高,如此污泥齡控制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對各參數的操控理解比較透徹,那么,不論是通過污泥濃度和排泥量算出來的,還是去通過控制得來得!都沒有關系。但要和其他參數一起考慮,總結各個情況下的最佳控制點。

曝氣池沉降性差,依據的參數是SV30值,30%以下比較正常,否則應用顯微鏡檢查絲狀菌的增殖情況。

上清液的混濁,多半是污泥負荷較高,導致生物活性增強不易沉降導致。通過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多量的非活性污泥類原生動物,比如,側跳蟲,滴蟲等常見的快速游動型纖毛蟲。此類生物可以直接利用游離的細菌及有機物作為食物源。在負荷高時,游離不易絮凝的細菌增加,為此類生物提供了大量食物源,由此導致大量增生。不易絮凝的細菌和此類原生動物,導致活性污泥沉降變差。機理于此,還請自己體會。

飄泥產生的原因也很多,空間產生來源考察一下,是池底沉降后又浮上來,還是未沉降到池底就浮上來了呢?顏色,粘度,上浮物顯微鏡檢查都是要檢查的。少量產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大量產生,將使出水指標上升,曝氣池污泥量減少。

正常的微生物是不易被曝氣所打碎的,即使如此,在二沉池同樣,在水切力小的時候可以快速絮凝的。

溶解氧控制在1.5,是基于成本控制而言,而且是指曝氣池出口出水的溶解氧含量,曝氣池首端的曝氣要經常檢測,必須予以保證的,因為,吸附氧化的主要位置就在前2/3的位置,后1/3就應該,為其絮凝做準備,試想,出口過度曝氣,其生物活性被動升高,怎么利于二沉池的生物絮凝沉降呢?尤其是污泥老化時,污泥粘度升高,很容易粘附曝氣的小氣泡而有浮泥,不易沉降。

(二) 請問:我公司食堂經隔油池出水后COD值為1200mg/l左右,水量2萬t/月,要求出水COD<300,如何處理?

根據水量,成本及處理要求,我想要增加生化處理系統了,單單依靠物化可能達不到要求,費用也會較高的。

1、活性污泥培養過程中C:N:P=100:5:1,但是怎樣計算面粉和尿素和磷酸氫二氨的投加量。

2、我廠在培養過程中可能出現污泥膨脹現象,鏡檢應該怎樣監測?

3、請告訴我詳細的培養和馴化活性污泥的具體操作!

其實不但是培菌,運行中,營養劑的添加也可按照C:N:P=100:5:1來確定。但要注意,檢測生物系統進水前,原水中的氮磷含量,并予以抵扣掉。

投加面粉來促進培菌,有點浪費吧!直接將面粉溶解在水中,檢測BOD5,然后根據投加量及水量換算一下就可以了。

尿素的氮含量好像是46%,計算投加量時不要忘了。

磷酸氫二氨你根據分子式自己計算一下磷含量吧!

例如:根據日實際處理水量(如1.5萬噸),進水BOD5=200ppm,進水幾乎不含氮磷(含則扣除),則尿素投加量=(15000*200*5)/(100*1000*0.46)=326kg;磷酸也同,只是分子中的5換成1,分母中的0.46換成磷酸氫二氨中磷的含量。

絲狀菌檢測是容易的,但控制是比較困難的。

通常,我所見到的絲狀菌或類絲狀菌,大凡如下特征:呈透明半透明狀,細如發絲。粗細均勻,有的體內帶硫粒成黑點狀,部分具有活動性,甚者菌體長出細小分枝以擴大吸收養分的能力。光學鏡600倍放大可見到的,內部構造1000倍放大可見。

藻類有的形狀也如絲狀菌,但大凡帶綠色而可區分!

培菌和馴化有專門的教材和工具書,你可以看一下,我這里不可能一一列舉的,還請原諒!

(三) 進水含有大量的印染廢水,只要曝氣二十幾分鐘,氧化溝上就有半米高的白色泡沫。一個氧化溝有六個曝氣機(30kw),曝氣機的主要作用為充氧和推流。DO基本上為8到9。所以我一般交替開啟曝氣機。

1)印染廢水除了白色泡沫外,還有什么危害?我們該怎樣杜絕?

2)進水時我們該開啟幾臺曝氣機?不進水又該如何操作?

上一頁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