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技術要點 >> 

干貨 | 73個污水處理廠運營現場技術總結

時間:2017-12-26 來源:水處理觀察 作者:

34、生物處理單元(以氧化溝為例)巡檢

氧化溝系統日常巡檢包括以下內容:

氧化溝表面浮渣和泡沫的清除、按散發的氣味判斷運行是否正常、溶解氧濃度現場檢測與在線儀表數據的復核、pH現場檢測與在線儀表數據的復核、混合液的顏色、厭氧池混合液泥水分離情況的清澈性。電機及變速器運行情況(噪音、振動、電流和電壓等)、機械設備潤滑油油位、轉蝶、轉刷噪音和振動、轉蝶和轉刷軸承潤滑、污泥沉降比(每班一次)、出水堰口調整、水下推流器運行狀況及水流流速情況。

巡檢過程中應重點觀察混合液的顏色、氧化溝現場氣味、厭氧池中泥水分離的清澈性,發現異常應即時通知中心控制室進行調整。

泥水混合物顏色:運行狀況良好的氧化溝系統中混合液顏色為黑褐到深黑褐色,若污泥濃度減小,泥水混合物的顏色則由深黑褐色變為淺黑褐色。若充氧量不夠,泥水混合物將變為黑色。

氣味:正常運行的氧化溝系統氣味應有較輕微的霉爛味。若系統運行不正常則可能導致產生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當出現臭雞蛋味氣體時,系統有可能正在發生厭氧反應。應采取的措施提高充氧量。

缺氧段混合液上層清澈性:在正常運行的氧化溝系統中,氧化溝缺氧段泥水混合物上層可以觀察到1~2厘米深得清澈層。清澈水層的具體深度取決于氧化溝的流速和活性污泥的可沉淀性。

氧化溝表面泡沫:氧化溝表面有白色泡沫的產生,通常情況下是由于污泥濃度不夠引起的。在系統啟動的過程中氧化溝表面產生白色泡沫的情況比較普遍,隨著污泥濃度的增加出現泡沫的現象可以逐步消失。

氧化溝系統的巡檢線路應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巡檢頻率應每2小時進行一次,在交接班時應由交班人員和接班人員對系統進行一次巡視和檢查,巡檢頻率宜可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35、二沉池操作規程

二沉池啟動分為空池啟動和滿池啟動,下列啟動操作步驟均為空池啟動,若為滿池啟動,其水下檢查部分可以省略。

在啟動檢修后重新投入運行的二沉池系統前,應進行啟動前檢查:控制閘門啟閉性能良好、池內無砂或其它殘渣、機械設備潤滑和油位合適、動力、開關柜、控制系統、齒輪、傳動齒輪、行走輪子、超載保護裝置和輪道具備運行條件、橋架刮泥機運行數圈以檢查刮泥機上的橡膠刷的位置是否合適,若位置太高或太低應及時調整。

同時機械的運行應穩定勻速旋轉且無顛簸或上下跳躍的現象發生,渣斗能收集浮渣。若刮泥機系統裝配有超載報警裝置時,應測試機械設備在超載的情況下是否會自動報警和停機。水面以下設備的緊固與防腐、配水池和回流污泥管線無殘渣或堵塞情況、沉淀池結構防腐良好、無開裂和其它潛在故障、集水堰板水平、無缺陷。

啟動進水閘門進水到沉淀池中,進水時操作人員應使各池均勻進水。當沉淀池進水2小時時,啟動刮泥機。

在啟動操作階段應測定刮泥機完成一個工作周期的各種運行參數,并與設計值和設備驗收記錄對照,判斷是否在正常范圍內。

在啟動運行后要增加巡檢頻率,第一次間隔30分鐘,第二次間隔45分鐘,如果沒有問題出現,系統即可轉入正常巡檢。

36、消毒確定加氧量

消毒可以殺死排放污水中的病菌,防止病疫傳播與擴散,但加氯與有機物反應后,會生成致癌物質,因此既要消滅病菌,又要盡量減少加氯量,國標要求控制糞大腸菌群數(易測,又可反映病菌殺滅情況的一種間接指標),因此應通過實驗來確定加氯指標,再按排水量計算加氯量,步驟為:

a、測定出水中的大腸菌群數

b、將該水樣分為6個100ml的杯樣

c、對每個杯樣中加0.5、0.6、0.7、0.8、0.9、1.0mg氯,則每個杯樣的加氯指標分別為5、6、7、8、9、10mg/L。

d、攪拌水樣,模擬實際運行中,污水在接觸池中停留時間。

e、達到停留時間后,分別測定大腸菌群數。

f、取大腸菌群數達標所需的最小投氯量。

g、按日平均進水量求加氯量

加氯量(Kg/h)=[Q平均(m3/h)*試驗求得的加氯指標(mg/L)]/1000

37、消毒開機步驟

a、將準備使用的氯并移到加氯位置,測定重量,確定氯瓶中有氯。

b、若為500Kg以上氯瓶則將出氯閥旋轉至上下垂直,將氯瓶的出氯閥一端稍微墊高,并嚴格使用上出氯閥,掛上“使用”牌。

c、清除出氯總閥閥口雜物,墊上專用墊片,安裝氯氣連接管。

d、在正常加氯前,應先開啟加壓泵,使水射器正常工作。在停止加氯后,加壓泵應持續工作2-3分鐘后,方可停止運行。

e、稍許開啟出氯總閥,用10%的氨水檢查聯結點是否漏氯,氯閥是否出氯,如果氣溫較低,開啟噴淋加溫,并應嚴格防止出氯總閥淋水受腐蝕。并按上節實驗要求的加氯量加注。

f、加氯機的使用,請按照所使用的加氯機使用說明編寫。

38、化學藥劑溶解和配制

化學試劑溶解和配制程序為:溶解槽中進水至一定量→同時將定量化學藥劑加入到溶解槽中→開始攪拌至完全溶解→溶藥槽→持續進水至要求的藥液濃度。化學藥劑的配制濃度應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調整。在運行的過程中應經常注意液位控制系統的工作狀態,復核溶解槽中化學藥劑液位,以避免計量泵空轉和無化學藥劑投加。

39、化學除磷系統開機前檢查

檢查內容如下:加藥管線無泄露、計量泵具備運行條件、加藥管線閥門啟閉狀態符合設計要求、反應池具備運行條件

啟動前檢查完成后,即可進行啟動操作,啟動操作的程序為:反應池進水(若為機械反應池,應同時啟動攪拌裝置啟動)、啟動計量泵投加化學藥劑。

詳細啟動操作步驟由供應商或項目城市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補充。

40、回流污泥泵房操作規程

泵的開啟和停機受工藝要求控制。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量的控制,主要由中控室按檢測儀表傳回的信息進行自動控制,在初次投入使用時和在用其它方法校核或作進一步調試時,可用手動控制操作,調試完成后再轉入自控程序。

當需要手動操作剩余污泥泵或回流污泥泵時,首先檢查污泥池泥位,檢查泥泵是否安裝正確,緊固件無松動,電纜接線盒正常,出水閘門是否關閉(設計另有規定除外),流量計是否正常,然后將切換開關切換至手動位置,檢查三相電源電壓,擬開電機溫度,濕度是否正常,啟動電機,監聽泵機聲音,監視電壓、電流表,若聲音正常;

電流回跌后,緩慢開啟出水閘閥,按工藝對流量的要求控制閘閥開啟度,監視電壓與電流是否處在合理幅度內,報告中控室開機時間并與中控室核對各運行參數,并可轉入自控運行,若開機過程中發現有任何不正常現象不得開機,或已開機的應立即停機檢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開機,但重新開機必須在關死閘閥,電機完全停止5分鐘后才可重新啟動,重復啟動仍然不成功的應按設備故障報修。

當需要手動停機操作時,應通知中控室檢查電機溫度、濕度是否正常,關閉出水閘門,將切換開關切至手動位置,并關閉電機。

上一頁頁碼:[<<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 下一頁 共15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