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人民日報刊文:內澇頻發呼喚城市“留白”

時間:2018-07-1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黃策輿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在面對城市內澇時,擁有更多空間和能力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分散性強降雨。暴雨之后,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城市內澇、滑坡、山洪等險情!霸诩依铩春!薄跋蔡帷畠汝懞>胺俊钡染W絡調侃的背后,警醒城市管理者必須做好城市汛期安全的考題。

一場暴雨,考驗的不僅是城市的下水道,還有管理者的規劃能力,更檢驗出城市與自然相處的水平。城市發生內澇的原因很多,既有極端天氣的原因,也有應急措施不足、排水管網不發達等原因,但根本還在于快速城鎮化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城市病”的預防。事實證明,人口過快集聚,高樓、馬路、水泥地不斷擴張,雖然帶來了生活的便利,但忽視疏浚天然排澇系統的建設,終究會給生活添堵。

城市是個有機體,是人類利用、改造自然的產物。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應該追尋的方向。如果走反了,就可能“一損俱損”。上世紀90年代初,某市水域約占全市面積的25%,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各類水體不斷被填塞,湖泊的“蓄水池”功能日益弱化。一入汛期,內澇頻頻,年年“看!。據統計,2000年以來,我國平均每年發生200多起不同程度的城市內澇災害。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協調城市與自然的關系,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善待土地,能否科學規劃、節制開發、有序用地。

破解城市內澇難題,政府一直在努力。夯實主體責任,住建部從去年開始公布全國城市排水防澇安全及重要易澇點整治責任人名單,將汛期安全責任落到項目、崗位、人員,納入考核,一竿子插到底;分次分批建立海綿城市試點,重點解決城市建設中的水環境、水生態和內澇問題。試點以來,30個試點城市內澇發生率顯著降低,130多個城市地區相繼加入海綿城市改造的行列。從已經取得的相關成效來看,只要政府和社會攜手并進,目標取向與問題導向雙向并行,市民出行條件和居住環境就會不斷改善,城市與水就會更加和諧。

城市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在面對內澇時,擁有更多空間和能力。更長遠地看,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能否變泄為蓄,將雨水就地消納利用,化害為利?是否可把硬化的河堤恢復成自然河道,用土地、草地讓硬化的地面透氣?如此“留白”,可能會犧牲部分商業利益,卻會讓市民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實質上是城市發展理念更新的體現。為城市“留白”不僅體現審美品位,而且關乎生態環境,城市管理者不妨細細考量,怎么才能做好這道民生考題。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