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走綠色發展之路

時間:2018-07-17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于會文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揭示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展的本質規律,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的新境界,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自覺肩負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責任,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

運用六大思維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

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其時代背景、歷史地位、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又要領悟蘊含其中的科學方法論。筆者認為,可以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六大思維方法,來準確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

一是辯證思維。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方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唯物論、辯證法和認識論上的突破,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升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規律是客觀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遵循客觀規律。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某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系統就可能出問題。認識論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吧鷳B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二是系統思維。任何科學理論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隨著實踐活動的發展而發展。從河北到福建,從浙江到上海,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扎實的基層實踐經驗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正定工作時提出,“寧肯不要錢,也不要污染,嚴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水下鄉”。在福建工作時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在浙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發表演講,將這一理念向世界傳遞:“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笨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通過長期的基層實踐摸索和深邃的系統理論思考而逐漸形成的。

三是戰略思維。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就能贏得主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文明是經過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三個階段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關鍵期”“攻堅期”和“窗口期”三期疊加的重大戰略判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規性和非常規性關口。這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如果現在不抓緊,將來解決難度會更高、代價會更大、后果會更重。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

四是底線思維。底線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線、是事物質變的臨界點。善于運用底線思維,防患于未然,才能贏得工作的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生態文明建設要以底線思維為指導,設定并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對突破三條紅線、仍然沿用粗放增長模式、吃祖宗飯砸子孫碗的事,絕對不能再干,絕對不允許再干。在生態保護紅線方面,要建立嚴格的管控體系,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在環境質量底線方面,將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底線。在資源利用上線方面,不僅要考慮人類和當代的需要,也要考慮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把握好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度,不要突破自然資源承載能力。

五是精準思維。精準思維強調的是具體和準確,排斥大而化之、籠而統之抓工作。要強化問題導向,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針對流域、區域、行業特點,聚焦問題、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四川立足全省大局,準確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將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治攻堅戰、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散亂污”整治攻堅戰等“八大戰役”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突破口和“牛鼻子”,細化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和保障條件,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六是法治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要對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壓實各級責任。各相關部門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共同發力,管發展的、管生產的、管行業的都必須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考核問責,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對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終身追責。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四川生態環保工作實現根本轉變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四川省生態環境質量創近5年最好水平,三次產業結構實現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轉變,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初步形成。四川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正在實現八個轉變。

發展理念由重視經濟忽視環保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轉變。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對保護與發展關系的認識更加深刻,抓環保就是抓發展、就是抓可持續發展觀念逐步深入人心。

監管職能由分散在相關部門向生態環保部門集中轉變。隨著縱向垂改和橫向機改的逐步深入,生態環保部門將整合其他相關部門的相關職責,實現真正的統一監管。

工作格局由環保部門單打獨斗的小環保向“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大環保轉變。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逐步變成了新常態。各級各部門的環保責任正在逐步壓實,對其應履行的環保職能不敢懈怠。

工作動力由自上而下向上下齊動轉變。原來是上邊推一推,下邊動一動,不推不動,甚至推了也不動,F在是下邊大多數主動在動,甚至有些比較好的地區,對一些工作是下邊推著上邊動。上下齊動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治理模式由治標為主向標本兼治轉變。實現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根本上還得是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改善城市結構,改進生產生活方式,治標有現實迫切性,治本有長期徹底性,治標得雷厲風行,治本得久久為功。目前,治標措施的邊際效應越來越低,治本措施已逐漸提上議事日程。

監督方式由督企為重點向督政督企并重轉變。中央環保督察制度主要就是督政,真正把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推到了環境保護工作的主戰場上。同時,進一步強化排污者的主體責任,對違法企業嚴懲重罰,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工作環節由事前審批為重向全過程監管轉變。已由原來的以環評為主,向環評、排污許可、“三線一單”等制度協同轉變,實現了監管向兩頭的真正延伸,豐富了全過程監管手段。

政策取向由以負效應為主向正負效應聯動轉變。污染環境者承擔責任的制度已基本健全,按日計罰、責任追究等方面已經形成制度化,對于污染者的負效應已經逐漸明晰和準確。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化,環境信用體系、綠色信貸、環保稅收、自然資產確權、綠色保險、綠色消費、生態補償等鼓勵企業綠色發展的政策制度正在加快建立,兌現生態產品價值,體現了生態環境價值的正效應。

這些成就和變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面對三期疊加的歷史關口,四川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始終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對四川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貫徹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奮力譜寫美麗中國的四川篇章。 (作者系四川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