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探索:長江經濟帶檢察機關把脈跨域污染防治難

時間:2018-07-12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張昊

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橫跨我國東、中、西部的長江,給經濟騰飛注入血液的同時,流域生態環境嚴重透支。

記者從7月9日至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的長江經濟帶檢察工作座談會上獲悉,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20日,長江經濟帶11個省檢察機關辦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類案件,共批捕8555件13013人,起訴28858件47350人。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共飲長江水”。長江沿岸既有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發展迅速,也有尚未脫貧地區,發展條件差異大。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只在于保護江水,還在于保護土壤、森林、灘涂、礦產等;不僅在一地,更在上、中、下游協力共治。

記者了解到,長江經濟帶檢察機關從各省市有側重地開展工作,到省際、城市群協作,再到與會的11個省市聯動探索,目前,長江上、中、下游省份污染防治協作已越發密切。

注重生態修復履行上游責任

重點解決污染環境、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非法采砂等問題,四川省檢察機關強化刑事、民事、行政檢察聯動,打擊犯罪與修復生態并重。去年7月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四川省檢察機關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921件,提出訴前檢察建議596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1件。督促修復被污染、破壞、違法占用的林地、耕地、濕地、草原4108畝,消除污染隱患及治理恢復被污染水源地面積17.47萬畝,督促清理生活垃圾和固體廢物3.85萬噸。

針對其他省份企業排污造成的嘉陵江鉈污染,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督辦公益訴訟,廣元市利州區人民檢察院創新訴前磋商機制,使違法企業除履行整改修復環境義務外,還賠償嘉陵江廣元段因污染遭受的損失和費用,共8000萬元。

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重慶,全市檢察機關探索推行由當地政府指導監督、專業機構規劃設計、委托代理修復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在萬州、涪陵等地督促419名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嫌疑人補植復綠29萬余株、4200余畝,督促394名犯罪嫌疑人投放魚苗160余萬尾,繳納生態修復費用300余萬元。

在區域協作方面,云南省迪慶州人民檢察機關組織舉辦“發揮檢察職能、服務和保障藏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滇、藏、川、青毗鄰地區基層檢察協作會議,就4省藏區基層檢察機關保護生態環境達成共識,制定保護生態環境的檢察協作機制,形成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工作合力。

打擊犯罪發揮承上啟下作用

近年來,長江流域跨省傾倒固廢危廢事件呈易發多發態勢,涉嫌跨省傾倒固廢危廢刑事犯罪明顯上升。2016年,安徽省檢察機關共審查逮捕涉及長江流域環境污染犯罪案件39人、起訴68人;2017年,審查逮捕70人、起訴101人,分別同比上升79%、49%。2017年底以來,安徽銅陵、池州、蕪湖等地連續發生多起跨省運輸、傾倒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事件。

去年下半年以來,安徽省檢察機關辦理了銅陵市濱江大道北段60余噸酸洗污泥被非法傾倒在長江堤壩內、銅陵市義安區上江村江灘被傾倒不明固體廢物2500噸、蕪湖三山區高安街道白象村廢棄礦坑被傾倒有毒物質約5000余噸等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系列案件。

今年,安徽省沿江5市共立案長江安徽段環境污染案件37起,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103人,檢察機關依法批捕犯罪嫌疑人63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11人,審查起訴29人,建議環保部門移送案件14件,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1件。

湖北是擁有長江干流最長的省份,長江生態與全省生態休戚相關,不可分割。湖北省檢察機關監督領域從長江干流水資源和岸線資源的保護,擴展到漢江、清江等重要支流、湖泊,森林、草場和濕地、珍稀動植物等整個長江流域生態體系。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開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以來,全省共辦理這一領域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件1358件,向法院提起訴訟116件,分別占全部公益訴訟訴前和起訴案件的67.4%和70.3%。同時,充分利用“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從中摸排大量涉刑案件線索。

長江沿岸違法制造企業較多,非法碼頭多,水資源利用不合理、非法占用航道的現象仍比較突出。湖北省檢察機關加大對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案件的打擊力度,2016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651件,依法批準逮捕806人,提起公訴2621人。

在省際協作中,湘、鄂、贛3省共同出臺加強生態檢察異地協作的“13條意見”。公益訴訟被納入合作機制,成為其中的重要內容。

湖北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武漢市人民檢察院針對違法建設碼頭、非法堆放固體廢棄物、非法占用長江邊的耕地、林地等行為,向長江流域省份檢察機關提供區塊鏈衛星遙感服務。湖北省荊州、鄂州等地檢察機關在案件辦理中,得到湖南、上海等地檢察機關配合,解決了當地在某些領域缺乏有資質鑒定機構的問題。

記者注意到,3省依托檢察機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跨區域檢察聯動機制、重大環境污染案件提前介入機制,加強調查取證協作,統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尺度和證據認定標準。探索建立跨區域檢察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機制,健全跨流域治理和應急響應機制。

針對各地檢察機關辦理跨區域案件的調查取證、司法鑒定、異地執行等問題,最高檢作出回應,將明確長江沿線各省級檢察院的配合義務,確定責任主體、協作方式等,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委托調查取證等有效機制。

下游加強探索引領轉型發展

上海市地處長江出?冢且I流域整體轉型發展的橋頭堡。上海市檢察機關領銜探索環保刑事案件集中管轄、深化環境保護領域“兩法銜接”、深入推進環境保護公益訴訟等內容。

2017年7月公益訴訟全面推開以來,上海市檢察機關排查線索208件,立案71件,啟動訴前程序34件,提起環保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3件;督促行政機關對248畝被違法占用或污染的農用地啟動修復程序,清理26萬余立方米垃圾。

浙江省擴大生態檢察覆蓋面,推進水環境資源綜合整治。江山市人民檢察院發現一公司停產后將遺留的高;瘜W品未經處理長年露天堆放,直接威脅錢塘江水源安全。該院向當地環保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清理處置1000余桶近400噸高;瘜W品,化解跨省重大污染隱患。

向長江流域傾倒垃圾也成為侵害長江環境的一大危害。江蘇省檢察機關去年查辦的系列長江口垃圾傾倒案中,近兩萬噸生活垃圾被直接傾倒長江南通段、太倉段;1.5萬余噸生活垃圾被運至浙江、安徽等地非法填埋。

江蘇省檢察機關參與“263”專項行動、長江流域江蘇段污染環境違法犯罪集中打擊整治行動、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行動,深入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今年1月至6月,江蘇省沿江8市檢察機關共提起公訴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365件784人,同比分別上升17%和25.4%。

在地域協作方面,2008年以來,長三角省級檢察院先后簽訂了15項合作協議,建立形成信息互通、文件交流、辦案協作、信息數據共享等多層次、多途徑、多方位的區域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5月,滬、蘇、浙、皖4地檢察機關會簽《關于建立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機制的意見》,推動建立長三角環保一體化檢察協作機制。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最高檢將牽頭建立覆蓋長江經濟帶11個省級院的檢察協作機制,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服務保障的集聚效應,重點解決好跨區域案件管轄、司法辦案協作等問題。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