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分散式BAF污水處理站改造案例及若干思考

時間:2018-06-20 來源:水工業雜志 作者:劉海玉 王祎等

分散式污水處理站的大部分出水作為河道景觀的補充水源,同時緩解污水管網能力不足的壓力。濟南市政府建設管理的14座分散式污水處理站中,有4座主體工藝采用“水解酸化+曝氣生物濾池(BAF)”。本文以其中某BAF分散式污水處理站改造為例,淺談幾點思考。

一、項目背景

本文所探討的某BAF污水處理站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運行,主體工藝采用降流式BIOCARBONE型BAF,至今已運行10余年。進水為市政干管截留的污水,原設計建設型式采用全地下式,構筑物、設備、管廊等均建于地下,管理用房及加藥儲藥間建于地上,主體處理工藝采用“水解酸化+兩級BAF”。

原設計處理后出水水質達到GB 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A標準。提標改造后水質標準執行濟南市海綿城市水質排放標準。原設計進、出水水質及改造后出水水質見下表。

二、存在的問題

近1年來通過該污水處理站水質監測數據發現:出水TN、TP濃度嚴重超標,其余指標均能達到一級A標準。主要存在工藝缺陷、運營管理不到位和設備管道破損幾方面的問題。

1.工藝問題

(1)受進水管標高及重力流形式限制,調節池有效水深較淺,池容利用率低,停留時間短。

(2)進水CODcr值不穩定且高,需要水解酸化降解,但水解酸化池停留時間短,池容偏小。

(3)該污水處理站采用前置反硝化工藝,根據近1年的進水水質計算BOD5/CODcr和BOD5/TN,發現污水可生化性較好,但水質基本呈現為碳源不足,原工藝缺少外加碳源。

2.運營管理問題

運營管理問題主要包括:布水布氣均勻性差;反沖洗不及時且強度不足;水解酸化池布水及排泥系統堵塞嚴重;曝氣生物濾池濾料板結、流失嚴重。此外還存在設備管道老化破損問題。

3.改造難點分析

通過現場踏勘調查,分析原設計圖和水質水量,污水處理站改造存在以下困難:場地狹小且距離居民樓非常近,由于建設規劃手續無法辦理,無法增加新的處理單元;建設資金受總額限制;后期運營管理成本要求低。

三、提標改造設計

改造后的工藝流程:

上一頁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