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高標準:醫藥廢水處理如何達到地表Ⅳ類水標準?

時間:2018-06-13 來源:《給水排水》 作者:張健君 陳立春

1.3分析項目及方法

COD:重鉻酸鉀法;NH3-N:納氏試劑光度法;TN: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TP:過硫酸鉀消解—鉬銻抗分光光度法;SS:重量法。

2 結果與討論

2.1不同工藝組合方案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2.1.1不同工藝方案對COD的去除效果

醫藥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含量較高,要將其降解到30 mg/L以下,COD的去除為研究的重點。中試期間不同組合工藝對COD的去除效果見圖3。

由圖3可以看出,中試研究分別模擬了高、低負荷下強化除磷脫氮工藝對于有機物的去除情況。進水COD在200~450 mg/L,系統出水COD基本穩定在30~38 mg/L,平均出水濃度為33.9 mg/L,平均去除率為87.2%。針對地表IV類水標準中COD排放限值要求,為保障總出水穩定達標,減小排放風險,需增加深度處理方案對有機物及其他污染物進一步處理。

方案一中二級出水經臭氧氧化后降至24~28 mg/L,其中臭氧氧化塔對COD的平均去除率為27.4%,由于臭氧能將部分有機物氧化成CO2,因此去除率較高;再經生物活性炭濾池處理,利用物理吸附、化學吸附和生物降解綜合作用,出水COD進一步降至5~15 mg/L,平均為8.0 mg/L,生物活性炭濾池的平均COD去除率為49.5%;系統總平均COD去除率為76.6%。系統運行期間,出水COD可以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IV類標準要求。

方案二中出水COD為15~30 mg/L,平均去除率為32.8%,其中COD的去除主要依靠曝氣生物濾池部分硝化作用消耗。

方案三中二級出水經過預處理單元進入反滲透裝置后,出水COD測定低于檢測限,該方案可以保障出水安全穩定,出水標準遠高于地表IV類水標準。

2.1.2不同工藝方案對氨氮及總氮的去除效果

由圖4可以看出,由于醫藥廢水混合后中氮的濃度較低,在運行期間會投加10~15 mg/L的氯化銨來調整進水NH3-N濃度并控制在30~40 mg/L。系統運行穩定后,平均出水NH3-N低于0.1 mg/L,對于NH3-N的平均去除率已達到99%以上。由于強化除磷脫氮工藝具有較優的硝化效果,NH3-N主要在前端的生物處理單元去除,出水NH3-N濃度較低在0~0.8 mg/L,方案一~方案三出水NH3-N濃度均低于0.1 mg/L。出水滿足IV類水標準限值要求(NH3-N≤1.5 mg/L)。

由圖5可以看出,在穩定運行階段,強化除磷脫氮工藝出水TN濃度在2.1~5.0 mg/L,平均出水TN為3.8 mg/L,平均去除率為88.4%。強化除磷脫氮工藝采用反硝化除磷過程進行脫氮,脫氮效果遠好于傳統工藝,在出水具有較低NH3-N濃度的基礎上,同時滿足TN出水低于地表IV類水標準限值要求(TN≤5 mg/L)。

方案一中二級出水經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濾池處理后出水TN為1.7~4.7 mg/L,平均出水濃度為3.5 mg/L,平均去除率為18.4%,系統對TN的去除效果并不明顯。這可能是由于臭氧出水中含有較高的溶解氧導致系統內溶解氧比較充足,不具備反硝化菌生長的條件,因此幾乎未發生反硝化,僅靠同化作用去除了少量TN。

方案二中硫自養反硝化池的反硝化效果較優,可觀察到填料表面有黃褐色微生物和氣泡產生?偝鏊甌N濃度在0.6~2.2 mg/L,平均濃度為0.9 mg/L,平均去除率為78.1%。

方案三通過反滲透處理后出水TN濃度為1.7~2.1 mg/L,平均出水濃度為1.8 mg/L,TN的平均去除率為52.6%,TN出水水質遠高于地表IV類水標準限制要求。

上一頁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