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專訪艾路明、任志強:企業家做環保是不是做秀

時間:2018-06-12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作者:胡巍

2009年作為企業家代表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時,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問萬科創始人王石:“中國代表團談判艱苦,一個原因就是擔心我們答應的條件給企業的壓力太大,你們能兌現嗎?”王石回答:“企業家代表來參會,就已經是個姿態。對中國政府的承諾,我舉雙手贊成!

今年阿拉善SEE公益機構“2℃正在改變的未來,第六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在北京舉辦時,王石回憶和分享了這段經歷。論壇開幕的當天,即6月5日,是第47個世界環境日,北京最高氣溫達39℃,成為進入2000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溫度。

研究表明,地球平均氣溫如果比前工業化時代超出2攝氏度,海平面上升、干旱、極端熱事件、臺風等極端氣候現象將變得更加頻繁,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將超出人類控制極限。

在第六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上,商界人士成為當天的重要角色。記者在論壇期間專訪了阿拉善SEE公益機構兩任會長——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艾路明、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任志強,從企業家的視角來看環保。

記者:企業是環保主力軍,但其不恰當的行為又會造成污染。所以如何看待企業參與環保的意義?

艾路明:通常情況下,不處理污染,企業的成本可能會降低,但它消耗了公共資源,實際是把(利用)公共資源的成本提高了,給更多人帶來麻煩,企業獲得的好處是以犧牲公共利益為代價的。

相反,具有環保意識的企業家,總能做出很多改進。比如德龍鋼鐵,鋼鐵生產70%的用電通過煉鋼產生的余熱來提供,用技術把碳排放量降低到同類企業的一半不到。這樣既給企業發展帶來價值,又對環境產生相對好的影響。

任志強:對環境抱著善與愛的態度,環境才會饋贈,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企業家也一樣,因為利他的行為而獲得利己的收益。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不把顧客當作上帝得不到好處,這就是市場競爭產生的規律。

普通老百姓也應該關注環保,但相比企業家,影響是有區別的。比如砍樹,普通人砍一棵,而造紙廠會砍一片;比如潑污水,普通人倒一盆刷鍋水,而一家工廠可以污染整條河流。所以企業家要走在前頭。

 

記者:如何促使企業提高環保投入?

艾路明:不能單純依靠人的覺悟或道德來保護環境,尤其在企業領域,必須有相關法律的推動。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恰恰會鼓勵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發展,否則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而制定一個健全、符合環保需求的法律體系,必須有一個合理的基礎。比如在新興的物流行業,包裝膠帶的使用量很大,會造成環境壓力,目前來看禁止使用膠帶是不現實的,所以法律在制定期間就要對企業、行業有深入的調研,既不能不用膠帶,又要有所控制。

另外,還需要龍頭企業、消費型企業在采購原材料時,關注產品是否達到綠色標準。這就是阿拉善SEE推動“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的背景,我們很多房地產企業聯合起來,要求上游企業提供符合綠色標準的原材料,如果達不到標準就不會被采購,他們的市場就可能丟失。

上一頁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