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環境時評:中國生態園區建設現狀及政策解析

時間:2018-05-14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作者:

2001年8月,國內第一個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廣西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由原國家環保局授牌建設。之后,遼寧、江蘇、山東、天津、新疆、內蒙古、浙江、廣東等省、市、自治區分別開展了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試點。

2011年,環保部在《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曾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著力建設50家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這是生態園區最具政策性的一次行動。

截至2016年8月,被批復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共有47家。此間,環保意識越來越深入社會各個層面,產業園區也需要生態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介紹,作為繼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之后中國第三代產業園區,生態工業園著力于園區內生態鏈和生態網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從工業源頭上將污染物排放量減至最低,實現區域清潔生產。

與傳統的“設計—生產—使用—廢棄”生產方式不同,生態工業園區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設計—生產”的循環經濟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方式,使不同企業之間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上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成為下游生產的原料,達到相互間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以上問題。

五年來,中國循環經濟從理論到實踐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在重點行業和領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北海新區也是這樣,區內重要企業山東魏橋集團的循環經濟幾乎成為這個中國500強企業的一張轉型“名片”。

從國家級批準的生態工業園區域分布情況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生態工業園區建在了華東地區,這里也是產業發展密集區。園區生態發展與產業實現綠色轉型密不可分,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必須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降低單位產出的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推進資源的循環利用,以最小的環境代價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以信息技術 推動廢物資源化

我國正處于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但在廢物資源化方面的應用還遠不足。應充分挖掘大數據的一些先進技術,實現管理的智能化,進而推動廢棄物資源化水平的提升。這一點在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方面顯得尤為突出。

以往園區的管理模式都是自上而下,企業和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園區之間都存在很強的信息壁壘,例如技術層面,企業不知道有哪些適合自己的清潔生產工藝,從而很難推動技術升級改造;又如,某家企業對園區其他企業的副產品、廢物信息掌握不充分,很難進行廢物交易;園區對產業鏈延伸的關鍵節點把握不清,很難進行循環化改造工作。

當前,應轉變思路,構建自下而上的服務型管理模式,讓企業在自我管理和與園區的互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增強企業參與園區管理的熱情。

平臺應用大數據技術,通過產業模型診斷、產業共生熱點識別算法、廢物交易信息智能搜索與在線競價等一系列功能決策模塊,智能化地識別企業技術升級、產業鏈延伸、副產品和廢棄物梯級利用等關鍵節點,對園區循環產業鏈構建、產業共生和循環型基礎設施優化等進行智能化的輔助決策。

五大因素 制約生態園區發展

生態園區的發展首先將逐步擴大虛擬園區的建設,虛擬園區存在著企業交換對象多元化,節約新建園區成本等優勢,避免企業搬遷困難的問題。其次,生態園區建設項目將向多元化轉變。通過傳統產業與新興技術的結合,將會衍生出更多的新興項目,促進園區產業鏈多元化發展。生態園區的建設注重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區的協調發展。

生態園區的作用不可忽視,但現階段仍有五大因素制約著生態園區發展,一是對創建生態園區意義認識不夠,在短期利益驅動下,企業缺乏節約資源、利用再生資源的意識;二是建設成本高,無論是在老工業園區上進行改造升級還是新建生態園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三是缺乏有效激勵機制及考核機制,雖然國家出臺政策大力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但是缺乏相應的強制性手段與激勵機制;四是生態園區系統穩定性不足,生態園區能夠形成物質流通閉路循環,但一旦生態工業鏈上某個節點出現波動,就會導致整個工業鏈的斷裂與循環系統停滯;五是生態工業技術儲備不足。廢物供應量和經濟可行的分離再生技術是建設生態工業園的前提條件,但在現階段相關技術的應用尚有困難。

對于未來生態園區的發展,應當加大對園區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及攻克生態園區建設的技術難題,增強生態園區閉路循環產業鏈的健壯性,從而提升生態園區的穩定性。

相關政策

2017年2月13日,環保部發布的《關于發布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復查評估結果的通知》中,提到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搭建再生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固體廢物回收向精細化轉變。

2017年1月,環保部印發了《關于發布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名單的通知》,環境保護部會同商務部、科技部對未如期完成創建任務的園區,組織開展了全面清理工作。其中批準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園區有48個,批準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的園區有45個,國家發展生態工業示范園的力度還將進一步加強。

2016年8月1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要初步形成綠色循環低碳產業體系,實現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其中提到,要推進園區循環化發展。對新設園區和擬升級園區要制定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規劃或者在總體規劃中設置循環經濟篇章,按產業鏈、價值鏈“兩鏈”集聚項目、招商選資、優化布局;對存量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企業、產業間的循環鏈接。

水世界社區,讓水處理更簡單!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環境時評:中國生態園區建設現狀及政策解析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