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王金南:這次我們提前敲定雄安新區的生態空間

時間:2018-05-03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徐天

——專訪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

“雄安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必然會形成倒逼機制,促進京津冀的生態環境建設,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與協同保護治理的戰略支點!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是新區22個專項規劃之一。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是其編制的主體單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告訴記者,此次編制的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定位于探索雄安新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先導性規劃,推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性規劃,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建設世界級綠色新區的示范性規劃。

生態環保規劃是基礎性規劃

記者:在雄安新區規劃體系中,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王金南:盡管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只是新區中的一項專項規劃,是“N”項規劃之一,但這項規劃涉及面廣、領域眾多,是一項基礎性、先導性、綜合性、長期性規劃。

這個規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確立了新區建設世界標桿綠色新區的戰略定位,確立了引導新區協調發展的生態環境保護空間格局,確立了山水林田湖系統整治的生態保護修復及區域協同治理的環境治理方案,確立了貫穿全過程的綠色低碳新區新城建設理念,確立了通過改革建設生態環保優質服務區和生態文明示范區的主要任務。

規劃著力于推進六大戰略任務,推進“六區”建設,是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的系統安排。

記者:在專項規劃中,有幾個與生態相關的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側重點和定位是什么樣的?

王金南: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對新區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實施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的保護和治理,力爭率先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好轉。

各相關規劃側重于重點領域和區域的環境治理、生態建設、生態環境修復、環境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各相關規劃各有側重、有機銜接、相互支撐,實現“多規合一”。

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側重于從新區以及起步區不同空間尺度上,提出環境質量維護的空間要求,對新區內生態環境總體工作提出整體性的管控要求,對智慧城市、建設新區綠色基礎設施體系和生態環境管理機制體制等進行規劃,側重于“管”,與側重于“治”的白洋淀生態修復與治理規劃,具有緊密聯系,是持續保持并維護藍綠空間的后續保障。

記者:這個規劃的制定,是否借鑒了世界上類似城市的經驗?

王金南:大家都在探索城市疏解的模式,但是像雄安這么大規模、功能這樣綜合的城市,并沒有現成的經驗。雄安的情況更復雜、建設要求更高,能借鑒的,只是單個的領域,所以,我們特別作了一個專題研究,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借鑒。

一是比較了國際上比較有名的一些承擔大城市疏解功能的新城、新區,比如韓國的世宗、日本的筑波、以色列的海法、法國的馬恩河谷新城等。二是比較了一些國際上認可度高的生態宜居新城,比如澳大利亞的堪培拉、阿德萊德等。三是智慧低碳城市,比如英國的米爾頓·凱恩斯、德國的明斯特等。四是還做了深圳、浦東的經驗借鑒、教訓總結。

記者:這一規劃的編制,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王金南:2017年5月初,規劃正式啟動研究編制工作,我們聯合有關單位,集中力量聯合作戰,河北省環保廳全程參與規劃編制工作。我們院里就投入了五十多人,充分利用我們院長期在京津冀地區、區域和城市環境規劃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基礎,同時開展6項重點專題研究,較快形成了規劃的思路與基本方案。

2017年7月底,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通過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的專家評估。這期間,規劃多次跟總規組、相關專項規劃組進行銜接和匯報,多次召開專家咨詢會。環保部領導也高度關注這個規劃,聽取匯報并對規劃及新區生態環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藍綠空間和生態紅線

記者:在與其他規劃討論、銜接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最先確定的內容是什么?

王金南:最先構建的就是三生空間,即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在環保領域內,我們稱為生態、農業、城鎮空間。

過去,一些地方做規劃,往往是把其他空間都確定好了,剩下的一點作為生態空間。這次我們提前敲定了生態空間,也是希望能真正做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我們提出,生態空間應占70%。大家反復溝通商榷,最后保留了這個規劃指標要求。在規劃中,表述為在新區約1770平方公里范圍內,藍綠空間比例不低于70%、開發建設用地比例不超過30%。

未來,白洋淀生態恢復后的水面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淀區將占藍綠空間的接近四分之一。

記者:除了藍綠空間的構建,還有什么是幾個規劃銜接過程中被反復討論的?

王金南:另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的劃定。

習總書記提出要求,要嚴格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實現兩線合一,我理解認為,應充分考慮生態保護的需求。

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首先達成共識,白洋淀應該納入生態保護紅線。但不可能完全禁止開發,一方面,淀中村還住著近十萬人,有些甚至是上千年的傳統村落,另一方面,一部分水域還承擔觀景、科普甚至生態旅游功能。所以,我們在白洋淀的核心區劃了生態保護紅線。這一塊地方留給蘆葦蕩、留給鳥類、留給大自然。

我們認為,隨著新區綠色生態宜居新城的建設不斷推進,未來新區嚴格保護的區域應越來越多。首先,一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基本完成,白洋淀生態逐漸恢復,有一部分可以納入生態紅線。另外,新區內還要建設森林斑塊和生態廊道,河道生態恢復,這些也可以在未來納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們希望,未來納入生態保護紅線進行嚴格保護的區域應達到300平方公里左右,白洋淀應有更多的地方完成生態治理修復,納入紅線進行嚴格保護。

上一頁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