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超大城市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編制方法探索

時間:2018-04-28 來源:《給水排水》 作者:雷洪犇

2.2規劃建設策略導向

本規劃按照總體規劃思路,制定廣州市綜合管廊建設不同的策略導向(見圖2)。重點發展區結合道路、軌道交通、功能區、舊城改造等全面開展綜合管廊建設;一般建設區結合市政工程建設有選擇的進行綜合管廊建設;謹慎建設區一般不安排綜合管廊的建設項目。

圖2廣州市綜合管廊建設策略導向

預計到2020年,廣州市綜合管廊建設將初具規模,規劃建設區域遍布全市范圍。廣州市綜合管廊建設重點:新建及改建主、次干道路;土地一級開發項目;城市重點功能區,結合地下空間利用建設綜合管廊;結合軌道交通項目;結合舊城改造。

3規劃核心問題與原則

3.1規劃核心問題

廣州市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編制重點圍繞了3大核心問題:

(1)如何按照國家指引編制超大城市管廊專項規劃。廣州市屬于超大一線城市,市域面積為7 434.4 km2,本規劃需按照國家指引編制,該指引深度屬于單個項目立項建設前期的工程規劃深度,超大城市按照該大綱編制難度極大。據了解,全國超大城市管廊規劃目前沒有按照該大綱編制的先例。

本規劃以逐層聚焦為核心思路,以落地性規劃為目標制定規劃內容框架,最終形成滿足大綱要求且兼具實施性的規劃成果。

(2)如何將本規劃與各方協調,達成共識。綜合管廊規劃極具綜合性,涉及到規劃、建設的各個領域,從各級人民政府到建設實施單位。廣州市行政管理部門眾多、層級結構復雜,如何將本規劃與各方協調,達成共識是本規劃的難點之一。規劃前后共協調了45家相關部門及單位,征詢各方意見近百條,力爭本規劃成果最大限度滿足各方需求。

(3)規劃成果如何創新,體現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實力。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對本規劃高度重視,提出“全而新”的目標要求,本規劃按照國家指引編制滿足成果“全”的要求,如何在既定的大綱中體現“新”亦是本規劃的難點之一。規劃不僅在協調機制上創新,更在成果編制中運用規劃手段、管廊技術上的創新。

3.2規劃原則

本規劃提出4項基本原則(見圖3):①專項規劃要以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確保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的合理利用,達到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統一;②城市建設和發展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規劃應考慮近、遠期的銜接關系,使規劃具有一定的彈性,從全局出發,統籌安排,滿足城市總體布局的要求,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成為城市有機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③要樹立動態發展的觀念,既要強調規劃的引導和控制機制,又要靈活適應市場機制,適時地進行調整、補充和修正,適應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以便更好地深化規劃,實施規劃;④綜合管廊規劃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超前規劃的指導思想,充分考慮高速度發展的特征,為區域發展預留適當的市政設施容量。

圖3廣州市綜合管廊規劃原則

4規劃內容框架

圍繞規劃思路,梳理規劃各層級對應解決的規劃內容框架(見圖4)。按照《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規劃編制指引》編制,主要內容框架包括:規劃可行性分析、管廊建設區域劃定、管廊系統總體布局、管廊分區規劃方案、管線入廊分析、管廊斷面方案、管廊三維控制線劃定、管廊重要節點控制規劃、配套及附屬設施規劃、近遠期建設時序及投資估算、運管維機制及保障措施、規劃銜接建議等。

圖4廣州市綜合管廊規劃內容框架

5規劃特色與創新

本規劃成果編制特色與創新貫穿于規劃工作全過程,規劃既與現狀、上位規劃的充分銜接協調,又具有高度的落地性,主要體現在以下5方面。

5.1規劃系統性強,內容全面兼具落地性

總體層面圍繞廣州市城市重大戰略發展平臺明確綜合管廊建設重點區域,結合重大市政工程、交通樞紐等布局綜合管廊總體方案,打破行政邊界區規劃,全面論證全市綜合管廊的關聯性;中觀層面分解廣州市11個行政區的建設任務,以“控規一張圖”為基礎落實管廊選址與管控,預留綜合管廊設施用地,劃定管廊三維控制線,并細化管廊斷面及配套、附屬設施方案;微觀層面對綜合管廊4類典型節點進行設計,制定節點控制導則,針對各類管線提出協調建議,并制定管廊防災原則,最終編制管廊投資估算及投融資方案,提出全面的運管維建議,指導管廊后續建設實施。綜合管廊節點規劃示所見圖5。

a 中觀層面

b微觀層面

圖5綜合管廊節點規劃示例

上一頁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