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案例分析:大型水廠升級改造理念與工程實踐

時間:2018-04-25 來源:給水排水 作者:陳艷麗

2.4 設計特點及應用效益

設計團隊經過多種分析、對不同方案進行比較、調研,并多次深入現場與業主討論、聽取意見,包括工藝方案的選擇、處理構筑物形式、供水管網調度、應急預案情況等等,歷經2年多時間,最終設計推薦了“騰籠換鳥”式,分兩階段實施的改造方案,不僅整體較優,而且改造工程對水廠生產影響最小、安全性、施工可操作性最強,得到業主一致認可。主要設計特點歸納為以下幾點。

2.4.1最大限度優化整合,提升整體最優化水平

(1)優化的整體升級改造方案。如前所述,在水廠現有場地范圍內,既要實現水廠改造后水質整體提高、布局合理、水利流程順暢,同時還要提高設備與構筑物安全可靠性,保證改造期間水廠維持14.5萬m3/d左右的供水能力,因此采取拆除水廠部分老舊設施,釋放建設空間,進行“騰籠換鳥”式的改造是最優選擇。經過分析、評估,現有的10.5萬m3/d系統構筑物已經無再次改造的價值,綜合技術、經濟分析比較后確定全部拆除為較優方案。以現狀水廠中部為界(如圖1所示),工程分為兩階段實施,一階段中,調整保留南部生產線,確保14.5萬m3/d規模正常生產前提下,在廠區北部已經拆除的區域實施25萬m3/d規模的常規處理+深度處理+藥劑設施+回用水池等設施的建設,在此期間的低峰供水階段,同步改造原水取水泵站、增壓泵站。

一階段,25萬m3/d主要處理設施工程占地指標僅為0.14 m3/(m2·d),遠低于建設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和給水與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中0.352 5 m3/(m2·d)指標,實現了最大限度優化整合,確保在有限用地范圍內完成水廠的升級改造。

二階段,完成一半新系統供水后,再拆除南部現有設施,原址新建清水池、供水泵房,并改造現狀排泥水系統,最后形成完整的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排泥水處理25萬m3/d規模水廠。

(2)集約化布置凈水處理的核心設施。砂濾池、活性炭池、后臭氧接觸池、中間提升泵房以及濾池反沖洗泵房、配電、管廊等合建于一體,在保證工藝流程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節省了占地,使原廠區用地無法滿足構筑物單個布置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且緊湊的布局減少了構筑物間的水頭損失,節省了長期運行電費,節地、節電效果明顯。

(3)重新梳理和布置各管道系統。在完成25萬m3/d新系統改造的同時,重新調整排泥水、反沖洗水等管線,完成了廠區雨污分流、調整了全廠雨水系統,解決了現有廠前區低洼地勢、暴雨季節嚴重倒灌的歷史遺留問題。

(4)在升級改造工程中,同步完成了自來水公司“現代化水廠”中對于自動化標準的要求,為建設智慧水務做了整體考慮和預留。

2.4.2利用現有設施能力,節約資源、節省投資、降低成本

(1)對正常運行和超越運行設多個模式,在原水水質較好時超越運行,減少運行費用。保留2座還可以利用的清水池、排泥水處理系統,并根據實際需要完成部分改造。

(2)水處理構筑物合建后采用渠道連接形式,減少了水頭損失。如按沉淀池到濾池節省0.5 m水頭損失計,每年節約運行電費10萬元。

(3)優化排泥水系統改造范圍,新建回用水池,使現有排泥水池專門用于排泥水收集,增加和更換脫水機,收集、濃縮、調節和平衡設施則不必改造。

(4)利用現狀水源取水泵站、增壓泵站,改造其水泵、電機等設備以及配套的電氣設備,在滿足全年多個工況條件下,經多方案計算比較,推薦出優化的水泵參數和變頻調速電機數量,按改造后水泵機組提高10%效率計,每年節電超過400萬元。

2.5 凈水工藝主要參數

新建25萬m3/d系統處理構筑物的主要設計參數如下:

(1)配水井及預臭氧接觸池。配水井和預臭氧接觸池分為2格,對應2組12.5萬m3/d系統,為實現均勻配水設有可調堰,預臭氧最大投加率1.0 mg/L。

(2)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新建4座6.25萬m3/d。總絮凝時間約17 min,共設3級。平流沉淀池停留時間約1.71 h,水平流速17.1 mm/s,出水指形槽溢流率約205.1 m3/(m·d)。沉淀池出水總渠直接接砂濾池進水渠,減少了水頭損失。

(3)綜合濾池。包括均質濾料砂濾池、后臭氧接觸池、活性炭吸附池以及反沖洗泵房、鼓風機房、配電間和中間提升泵房。砂濾池分為2組,每組12.5萬m3/d,5格,采用氣、水反沖洗;后臭氧接觸池設2組,每組12.5萬m3/d,臭氧接觸時間3段共計約13 min,臭氧曝氣裝置采用微氣泡曝氣頭形式,臭氧最大投加率按1.5 mg/L;生物活性炭吸附池分為2組,每組12.5萬m3/d,4格,炭池厚2.1 m,顆;钚蕴考壟8×30目,不均勻系數1.9~2.0;炭床最小空床停留時間為12.2 min,采用單氣沖結合單水沖;提升泵房、反沖洗泵房和鼓風機房組團設于綜合構筑物的中部,提升泵共設2組,每組規模12.5萬m3/d。反沖洗泵房和鼓風機房為砂濾池和活性炭濾池共用。

上一頁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