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行業綜述 >> 

污水處理困局:綠色家族與可持續發展漸行漸遠

時間:2018-04-16 來源:一財網 作者:章軻

當污水處理行業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漸行漸遠時,如何進行技術上的改造升級,成為了它目前所面臨的挑戰。

自1984年我國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在天津建成并投入運行以來,經過多年發展,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運行污水處理廠4063座,污水處理能力達1.78億立方米/日,與美國基本相當。

“應該說,通過國家這些年的支持,水污染治理行業已成為從業人數最多、技術門類最為齊全,各類業態最為發育的環保產業。”科技發展與管理專家、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說。

然而,這一龐大產業的背后,也存在著困局。水質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介紹,多年來,我國的污水處理行業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踐,一直存在著短視、粗放、混亂甚至劣質的問題。

中央也極力去破解這個困局。4月2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確定,“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打好七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包括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攻堅戰,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其中,涉及水污染防治的戰役占了大頭。

在此背景下,一個以污水處理概念廠為核心的城市綜合體理念由此而生,4月17日,首個“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及生態綜合體”將在江蘇宜興奠基。

江西省南昌市一家污水處理廠。技術人員正在查看污水處理情況。

污水處理之困

我國目前的污水處理行業,雖然是“綠色家族”的重要成員,卻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漸行漸遠。

4月11日,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對記者說,我國污水處理廠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包括仍在沿襲國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工藝路線;以高能耗換取高水質;資源回收幾近空白;忽視環境友好,“鄰避”(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現象普遍發生。

這些年,各地污水處理廠不斷冒出問題。2010年,原環境保護部公布的“2009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及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全年排放超標情況的通報”稱,全國共監測了1587家國控城鎮污水處理廠,全年監測全部達標的污水處理廠占監測污水處理廠總數的53%,部分測次超標的占31%,全部超標的占16%;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監測中,化學需氧量全年排放超標有19家,江蘇、內蒙古等。▍^)排放超標企業較多。

2011年9月,原環境保護部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國家重點監控污水處理廠監督性監測結果超標名單”中,超標排放的國家重點監控污水處理廠多達334家,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2016年和2017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各地的反饋意見中,同樣有多個城市的污水處理廠被點名。

從技術上分析,王洪臣說,現有污水處理技術路線的核心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缺失,導致污水處理變成了一個高能耗、高物耗的行業,并在很大程度上阻斷了能源與資源的循環利用。

水污染控制及產業發展戰略專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介紹,我國絕大部分污水處理廠取消了初沉池設計,大量采用延時曝氣等高能耗工藝,以高能耗為代價實現污染物削減與減排,形成了“減排污染物、增排溫室氣體”的尷尬局面,“現有污水處理廠設置厭氧消化設施的數量不足3%,在硬件上直接否定了污水潛能的開發利用!

在能源利用與回收方面,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具體行動也是幾近空白。王洪臣介紹,污水處理是能源密集型行業,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電力和燃料,電耗成本約占運行成本的60%~70%。高能耗一方面導致污水處理成本較高,使一些中小型污水處理廠運行困難,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當前的能源危機。

上一頁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