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源截污方案制定需要以排口為核心,統籌系統進行治理,按照排口的類型提出有針對性的方案(見圖6)。針對分流制污水排口要實現污水全部截流,一方面要完善污水管線系統,將污水就近分段接入現狀污水管道,另一方面對于無法接入的,要在末端進行統一的截流;針對分流制雨水排口,一方面要進行源頭的LID改造控制面源污染,另一方面需要在末端因地制宜設置雨水口凈化設施并利用河道護坡進行生態化處理,進一步減少面源入河;針對分流制混接排口,要加大力度從源頭進行混接改造使其形成徹底的雨污分流,對于暫時無法進行改造的可以按照合流制排口進行處理;針對合流制排口,一方面要加強源頭改造實現分流或者建設LID措施減少進入合流制系統水量,另一方面要在末端配建截流設置保證旱天污水全截流和控制雨天CSOs溢流污染。
針對不同類型排口確定改造措施后,要進行綜合梳理確定建設項目。首先,針對源頭小區,結合小區情況,合理確定合流制改造、混接改造等要求。針對暫時無法進行改造的小區需要進一步提高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方面的指標,減少進入合流或者混接系統的水量,進而減少末端雨天溢流水量。同時為了更好地控制面源,也要提出具體污染方面控制指標,并對LID設施類型提出要求。其次,針對混接改造、直排污水等收集,以及提高污水系統效率,需要對污水管道進行完善和修復。最后,在河道兩側要結合污水直排截流、合流制截流等要求合理布置截流系統(截流管道和調蓄池等),設施布置要綜合考慮下游管道和污水處理廠等能力,設置限流排放設施和就地處理設施,避免一邊沿河截流一邊廠前溢流。同時,針對雨水排放口要綜合考慮坡度、河道兩側用地等條件限制,確定合理的雨水口處理設施。
(2)內源治理方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河道底泥清淤,另一方面是河道兩側垃圾處理。針對底泥清淤需要結合防洪、底泥有機質含量、河道兩側護岸和房屋情況等綜合確定清淤深度,并結合河道寬度、水位等確定清淤方式。最后還要綜合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置的整體規劃確定底泥處置的場所,并結合河道兩側用地情況確定底泥臨時脫水和安置區域。針對河道兩側垃圾處理,一方面要綜合各方面工程進度制定河面垃圾打撈處理方案,另一方面要結合河道兩側城中村情況、城市垃圾收集轉運相關規劃,合理布置垃圾收集和轉運設施,以保證垃圾有合理的出路避免污染河道。
(3)生態修復方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態岸線的構造,一方面是河道內部生態修復措施。針對生態岸線要綜合河道功能(是否防洪)、流速、兩側用地條件等因地制宜確定。針對河道內部生態修復措施也要綜合河道流速、鹽度等合理選擇設施,避免后期運營中由于設施選擇、植物選擇不合理導致的相關問題。
(4)活水保質方案要充分利用城市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資源對河道進行生態補水,以保證其有一定的生態基留,對于近期沒有條件利用再生水等進行補水的河道,可以進行河道內部水體循環并配備適量的臨時處理設施,并與遠期再生水補水體系進行有效銜接。同時,在補水中一定要堅持河道低水位運行,以提高水體自凈能力,營造更好的河湖生態環境。
3.2利用海綿城市理念統籌解決城市水安全問題
3.2.1現狀問題分析
為了明確積水情況,需要通過歷史調查和模型模擬評估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從而確定城市的內澇積水點,同時針對這些積水點,需要重點分析其分布、積水時間、積水深度、積水范圍等因素。并結合模型模擬分析和現場探勘、座談走訪等確定其內澇成因。一般城市的內澇成因主要體現在3方面:一是不合理的城市開發建設,比如城市化進程伴隨下墊面變化改變了自然的產匯流特征、城市豎向設計不合理導致人為低洼區、低洼地被侵占或建設用地阻礙了徑流通道導致澇水無處安置或排泄不暢、城市開發填湖造地導致河湖面積和調蓄空間減少等;二是外部原因導致,比如城市下游河道的頂托或限排導致排水不暢、城市上游的外部客水(比如山洪)進入城市增大排水壓力等;三是內部原因導致,比如區域蓄排能力不足、雨水管道能力不足、排水設施間的能力不匹配、收集(雨水箅子)與排放(排水管網)能力不匹配等多方面。其中,收集(雨水箅子)與排放(排水管網)能力不匹配、排水設施間的能力不匹配是大家經常忽略的問題,在現狀分析和方案制定中要引起重視,要從系統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能單純靠增大雨水管道解決問題,不提升收集能力雨水還是進入不到管道,不提升末端泵站、調蓄等方面的能力就算管道能夠轉輸最總也無法排放。
3.2.2方案編制
水安全方案要強調系統性,注重內外關系,減少下游頂托和上游客水的影響,在內部實現蓄排平衡,實現澇水的有效安置,形成源頭、過程和末端的綜合體系,并且通過多技術手段組合方案比選確定整體最優的方案。在方案制定中一定要從系統到局部,優先構建大的體系,再聚焦到具體積水點解決。比如萍鄉萬龍灣內澇區治理,就首先構建了“上截(分)、中蓄、下排”的綜合體系(見圖7),通過上有山洪攔截分流,中有玉湖、鵝湖等水體調蓄,下游泵站抽排等措施,有效減少進入城區的水量、削減了河道峰值流量、提升了河道排水能力,從而打通了區域排水“動脈”;其次,在針對局部積水點通過源頭小區改造控制外排徑流、雨水管道提標、局部調蓄設施建設等措施綜合解決了具體積水問題;最后,通過構建管控系統合理調度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3.3系統統籌源頭小區改造和建設
3.3.1源頭建設條件分析
為了更好地推進源頭小區LID改造建設和切實提高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需要針對建設區域的源頭建設條件進行深入分析,主要包括技術可行性分析和居民訴求調研兩個方面。針對技術可行性重點分析是否能夠進行改造和是否需要進行改造的關鍵環節,調查方面主要包括:地塊現狀綠化程度高低和是否相對集中、陽臺污水是否混接入雨水立管、雨水立管是否可斷接至周邊綠地、綠地是否可通過適當改造用于接納周邊雨水、屋面是否能做屋頂綠化、地下室比例以及頂板覆土深度等方面;居民訴求調研重點需要對小區環境提升和居民改造意愿進行調研,明確后期是否能夠進行改造和是否需要增加改造內容,構建“海綿+”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具體調研內容主要包括:路面破損情況和改造意愿、積水情況、景觀環境提升要求、停車改造要求、集中活動場地整理和提升要求、小區衛生環境改善要求、安全隱患消除希望等。
同時,前期還需要對小區的物業情況和日常設施管理情況進行調研,為后期設施選用提供依據。
3.3.2源頭建設方案
改造項目根據建設要求、居民訴求、改造條件等綜合確定建設類型和要求,并根據小區管理水平對設施類型進行優化,如果小區管理水平較高則可適當多安排一些需要維護管理的設施,如果小區管理水平較低則盡量避免需要維護管理的設施。
建成區的系統化方案的產出就是通過系統分析和梳理明確具體建設工程項目,提出近期可以實施的工程體系,明確解決問題需要建設那些工程以及工程的規模和要求、需要改造那些源頭小區及其改造要求。方案最重要的反饋就是對后續設計的整體把控和具體設施設計的指引,在這個階段需要工程等規模和要求,但是不會明確具體工程的方案,其工藝、設備等方面需要在下階段設計中加以落實和細化。
5.1注重新區老區差別,針對不同區域提出不同產出
城市建設中城市規劃建設區和建成區在編制系統化方案中應該有所差別。
對于規劃建設區應該以目標為導向,重點是明確管控要求,明確在區域開發建設中需要保護的自然本底和需要控制的豎向、地塊指標。具體產出重點是如何將藍線綠線等自然本底保護要求、將區域豎向控制和具體地塊徑流控制指標反饋到相關法定規劃中,約束城市發展,避免城市開發對天然水文循環的沖擊,減少城市涉水方面問題的發生。
對于城市建成區應該以問題為導向,重點是確定解決涉水問題的工程和非工程體系,在上位規劃的指導下結合區域特點和可實施性,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工程措施。具體產出重點就是明確工程項目清單,確定每個項目所承擔的責任、具體要求和相關標準,將這些要求和標準反饋到設計之中,指導設計,避免項目之間的碎片化,有效解決區域現狀涉水問題。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