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污水廠績效評估體系主要包括兩方面:(a)PIs體系,以年為單位整體評估污水處理廠在出水水質、設備效率和穩定性、自然資源及原料使用(重點關注能源)、副產物管理、安全管理、人員管理、財政資源使用以及設計規劃方面的表現;(b)PXs體系,以天為單位評估污水處理廠在出水水質、污染物去除率以及運行條件等方面的具體表現。PXs體系是PIs體系的補充,后者用來評估污水處理廠在某一給定時期內的整體表現,而前者用來評估污水處理廠的性能同預設目標之間的差距,并給出得出各檔績效(“不滿意”、“可接受”、“良好”和“優秀”)結果的依據(時間、位置以及原因)。通過綜合分析PIs和PXs,就能找到提升污水處理廠性能表現的突破口。
針對葡萄牙南部阿爾加維地區一座采用氧化溝和紫外消毒工藝的污水處理廠,Silva等應用該套績效評估體系,選擇了七項PXs指標(水質檢測執行率、水質指標分析率、水質指標達標率、污水處理體積率、處理單位水量能耗、處理單位BOD5能耗等)和四項PIs指數(COD、BOD5、TSS和大腸桿菌),依照前期研究得出的參考值,對2013~2015年間污水處理廠各工藝段的性能進行了評估計算。結果表明該污水處理廠的氧化溝工藝較為有效,而紫外消毒工藝的整體評定等級為“不滿意”,相比之下缺乏可靠性。因此建議污水廠工藝提升的重心為紫外燈的維護、紫外光劑量的優化以及微孔篩網(UV工藝進水)的重新檢驗。
處理能耗的表現隨著污水處理體積的增大而越佳,且與污水廠的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有關。處理水量越接近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能力,工藝單元處理能耗的表現就越好;而當產能利用率低于50%時,能耗表現為“不滿意”。氧化溝工藝曝氣環節的能耗占了總能耗的38%,總體表現為“不滿意”;針對該結果,建議通過季節性調整進水曝氣、溫度以及濃度以降低能耗和提高經濟效率。事實上,在該污水處理廠,由于COD、BOD5、TSS等指標的評定結果已為“良好”甚至“優秀”,因此處理能耗的表現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可適當降低氧化溝工藝的能量和經濟投入,重新校驗水質指標的評定結果是否仍高于“可接受”至“良好”的水平,從而將氧化溝工藝的能耗表現提升至“可接受”至“良好”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完整的PI體系和PX體系所涵蓋的指標種類非常廣,需要根據給定的污水處理廠和年限,結合評估目標,有針對性地挑選出一組合理的PIs指標和PXs指數。
污水處理廠的能量消費模式與當地環境條件、處理的水量和水質、廠區規模大小、選擇工藝類型、設備服務年限等因素有關。目前,削減能源消耗已成為污水處理廠運行優化的重要目標之一。隨著人口和經濟的持續增長、水質標準更加嚴苛以及處理設施性能逐漸下降,污水處理廠的能源消耗會繼續增長,其中設備老化引起的能源損耗和處理效率下降的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設備老化不僅會提高處理工藝所需的能源投入,也會增加運行維護所需的人力、試劑等成本,盡管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很難定量。
Castellet-Viciano等從能耗角度考察了設備運行時間對西班牙瓦倫西亞地區322座污水處理廠的影響。研究收集了該地區污水處理廠2010年至2012年間的處理工藝代表性變量指標,并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方法對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然后根據設備年限采用模型逐年進行模擬,并預測下一年的能耗成本。研究結果表明,含曝氣系統的二級生物處理單元,如活性污泥法和延時曝氣法,其能源消耗隨設備年限呈現出較大差異;這是由于曝氣系統多由微孔擴散裝置組成,由于結垢等造成的微孔阻塞會造成一部分的能量損失,而這一現象隨時間推移愈發明顯。此外,研究還發現,處理水量在275 000 m3/年以下的小型污水處理廠,設施年限對能源消耗的影響更為明顯;大型污水廠由于大部分存在熱電共生系統(cogeneration system),在能源供給方面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因此設備年限對能源消耗的影響并不顯著。
研究得到的能量損耗預測值可作為評估污水廠處理設施機電設備的老化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幫助污水處理廠的管理者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設備更替或者相關的維護工作。
軟傳感器(soft sensor)測量法以及基于快速可得信息和歷史數據的數理統計分析法,為污水處理廠實時信息報告和未來信息預測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途徑。Zhu等在早先的研究中闡述了采用軟傳感器測量法預測污水處理廠進水情況的諸多優勢,包括預測結果可靠以及靈活性較好等,但方法預測的是目標變量的均值,當進水的BOD5偏高時,實際值和預測值之間的偏差可能較大,使得出水水質不達標的風險增大;過量曝氣可降低該風險,但也會產生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為此,Zhu等針對芝加哥一座污水處理廠,在前面研究的基礎上繼續開發了一種整合了軟傳感器測量法與多標準決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技術的多層級混合方法,在進水含碳BOD5(CBOD5)的預報工作中更好地平衡能耗需求和出水超標風險。該方法采用MCDA技術之一的折衷規劃法(compromise programming),確定了一個將進水CBOD5分為高低濃度的關鍵濃度值,對于低濃度的CBOD5,采用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來準確預測,以尋求能耗需求的最小化;對于高濃度的CBOD5,將多元線性回歸置信水平的置信上限設為95%進行高估,從而使得進水處理不達標的風險最小化。
研究結果表明:(1)當安全因子和預測精度采用相同的權重(0.5)時,根據訓練數據集,CBOD5閾值的最優選擇為87.5 mg/L;(2)與訓練數據集相比,檢驗數據集的預測精度較低,而安全因子的范圍更廣,兩種數據集均能得出同樣的最優CBOD5閾值,表明決策過程的正確性;(3)與單一應用ANN方法相比,該混合方法可以顯著降低較高的CBOD5進水濃度被低估情況所占的比例,而預測誤差僅略微增長;(4)該混合方法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可以使用不同的置信區間或納入更高級的算法進行修正,以預測進水中的其他成分并針對不同污水處理廠的當地條件作出調整,如出水要求、能源成本、處理工藝、天氣條件、控制靈活性等,通過調整安全因子和預測精度的權重,得到更符合地方實際的應用模型。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