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業新聞 >> 國際水務 >> 

斯坦福科學家發明污水產能新技術--混合污水與海水回收電能

時間:2021-04-02 07:43:38 來源:IWA國際水協會 作者:

BBC的紀錄片《藍色星球》讓我們領略了海洋的魅力,也再次警示人類要重視對海洋的保護。這個巨大的藍色寶庫,除了石油天然氣,還有許多可再生能源有待我們開發。大家估計已經聽過潮汐發電、波浪發電等技術,但曾否聽過一種叫鹽濃差能的發電技術呢?

前段時間,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 Omega發表文章,表示開發出了一種新型電池,可以更好地利用這種藍色能源。他們還表示,沿海污水處理廠是應用這項技術的理想場所,可以幫助污水廠實現能源自給。

海水淡水混合發電?

1954年,英國人Richard Pattle在《自然》期刊發文,首次提出在水電樁里混合海水和淡水發電的概念:假設我們有兩瓶濃度不同的鹽溶液,中間有一片薄膜將其隔開,這個半透膜可以讓水通過,鹽離子通不過,這樣水自然會從低濃度一側向高鹽一側流動,水流通過薄膜產生的壓力,可用來推動渦輪機發電。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半透膜才開始商業化應用,以色列的Sidney Loeb教授首次將這個理念變成現實。

 

圖1. 壓力阻尼滲透(PRO)原理圖 | 圖源:http://griffith.edu.au

但Loeb教授發明的裝置有個特點,就是流經薄膜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因為流速過快會擠壓鹽水,阻礙大量淡水從膜另一側的流入。這就是所謂的壓力阻尼滲透(Pressure Retarded Osmosis - PRO)。

挪威國家電力公司Statkraft是第一個實現PRO工程應用的團隊。2009年,他們在挪威Tofte落成第一個示范項目,發電規模很小,只有10kW。最初他們還計劃在2015年實現PRO技術的商業應用,但后來他們發現它入不敷出它產生的電能還不能抵消建造、運行和維護的成本,最終難逃關門大吉的厄運。

 

圖2. 挪威Statkraft建造PRO示范項目外觀| 圖源:NewAtlas

反向電滲析技術

除了PRO,反向電滲析技術(Reverse Electrodialysis RED)是一個有應用案例的鹽差能技術。 它基本原理和電滲析脫鹽剛好相反,它有陽極、陰極以及在中間交替排列的陰、陽離子交換膜疊堆而成。這些陰、陽離子交換膜由隔板隔開,形成獨立的濃水室和淡水室。鹽度差推動離子的內部遷移,形成電流。

圖3. ED和RED系統的原理圖 | 圖源:ResearchGate

上一頁頁碼:[1 2 >>] 下一頁共2頁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