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方聲音都在暗示,日本極有可能選擇將處理后的核廢水傾倒入海。然而,質疑聲仍不絕于耳。
對比太平洋與處理后的核廢水體量,想到這些被處理后的核廢水會被太平洋大幅“稀釋”,這似乎讓大部分人安下心來。然而,稀釋也是需要時間的,顯然日本不能利用太平洋瞬間稀釋放射性元素含量。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Arjun Makhijani指出,日本會將處理后的核廢水傾倒在海岸附近,盡管會得到一定程度稀釋,但處理后的核廢水將在海面停留一段時間。所以,就其短期影響而言,處理后的核廢水對海岸線的影響更大。
此前,多名聯合國人權專家也出于對污染鄰國海岸線的擔心,敦促日本不要排放處理后的核廢水入海。一旦被處理的核廢水隨著海岸線蔓延,這就不單單是日本的國內問題,而成為了普遍問題。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副部長文美玉就曾在多個場合強調,福島核廢水的管理是影響整個全球海洋環境的嚴重的國際問題。
日本漁民反對將處理后的核廢水倒入海洋,恐其造成“災難性”影響。/路透社報道截圖
另外,也有不少聲音擔憂排放核廢水入海將對環境及人體產生長期影響。
截至2020年8月,經ALPS處理后的73%的核廢水仍含有放射性元素,需要進行二次處理!犊茖W》雜志指出,如鍶90等放射性元素需要更長時間衰變,可能對環境與人體帶來持續時間更長、更復雜的潛在風險。
對此,東京電力公司解釋稱,未能將核廢水處理完全是因為加快了處理過程,進一步的測試結果顯示,如果仔細、反復使用“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設備,核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濃度還是可以降低至國際標準之內。今井賢樹也表示,從2020財年開始,東京電力公司會將處理后的核廢水再次凈化,以達到監管標準。
當地時間2021年2月17日,日本福島富岡小鎮禁區,車輛停在廢棄的大樓前。圖/IC photo
除了遭遇科學爭議,排放處理后的核廢水入海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牽動著民眾的神經。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論調剛一出,立即遭到了日本漁業組織的反對。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漁業代表曾敦促日本政府不要允許將處理后的核廢水排放入海,稱此舉將使他們多年來為恢復聲譽所做的努力“付之東流”,或導致其他國家加強對日本漁業產品的進口限制,對日本漁業造成“災難性”影響。
各方出具的科學證據并沒有為擔憂者“寬心”。日本經濟貿易省負責污水處理和污染水管理的主管奧田修二表示,“即便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排入處理后的核廢水的)海水有害,我們也非常擔心其造成的影響!薄都~約時報》指出,大多數人都不了解核輻射的細節,他們可以僅因不了解,就拒絕購買福島生鮮。
除利益相關方外,還有不少日本普通民眾反對排放處理后的核廢水入海。神奈川縣厚木市的井上馨介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不能因為人類的便利就容忍這樣的暴行。”親歷了福島地震的蒼井也認為排放處理后的核廢水會給生態系統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此舉也會給漁民帶來負擔。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中長期規劃,在解決核廢水問題上,如今正處于收集利益相關方意見的階段。等到政府作出最終決定,東京電力公司將根據基本政策,確定具體操作方法,再上交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批準,進而展開處理工作。
在被問及東京電力公司對于10年前的核事故做了哪些反思時,今井賢樹指出,為了應對未來三四十年間可能發生的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東京電力公司根據上次的教訓準備了緊急預案。
在10年前的那場地震中,福島核電站實則受到海嘯的影響最大,約15米高的海嘯直接沖擊了核電站。根據日本發布的預測結果,將來還可能發生約10米高的海嘯。今井賢樹指出,如今已經設立了約11米高的防潮壩。同時,為了預防更高的海嘯,現在正在進行將防潮壩增高至16米的計劃,預計約兩年后完成。
福島核事故后的10年。/《日本時報》報道截圖
海嘯成為了福島核電站的“噩夢”,那是因為一旦發生海嘯,就可能出現海水進入核電站內的情況,導致核污水再度流入海中。今井賢樹說,為了消除這種擔心,現在正在核電站周圍空地中挖洞、建立阻攔門,防止海水流入核電站。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資料,徹底解決包括核廢水在內的污染問題仍需30年至40年的時間。今井賢樹坦言,在福島核電站1號機到3號機中存在約800噸的燃料殘渣,今后福島去除核污染的重點就是設計如何提取燃料殘渣,并逐步增加提取量。而在整體去核污染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造成民眾恐慌。
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的十年間,政府對福島核電站周邊民眾的限制逐步解除,隨著越來越多的民眾回到福島周邊地區,民眾如何重拾對過往家園的信任、福島如何復興就成了下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