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近年來,中國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總體改善。中國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將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接受記者采訪的國際人士認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績顯著,同時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實踐證明,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過去40多年來,日本湖泊污染治理專家稻森悠平幾乎每年都要訪問中國多次,為中國湖泊治理出謀劃策。他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起到重要指導作用!斑@些理念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又立足中國國情,對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朝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向發展!
“我對中國發展綠色經濟非常關注。這幾年我前往貴州、四川、浙江等地采訪,發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北壤麜r財經雜志《走進比利時》總編輯弗朗索瓦曼森說:“中國一些農村地區通過生態文明建設改善了生活環境,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去年,我到浙江松陽縣采訪,那里山青水綠,茶園飄香。由于當地生態環境好,茶葉品質高,茶產業成為當地經濟的主要支柱。”
柬埔寨新快新聞網記者唐占勒提拉多次赴華采訪,眼見中國城市里的綠色日益增多!拔铱吹胶芏嗟胤降纳鷳B環境越來越好。中國不斷完善環保法律制度,民眾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中國政府和人民都深刻認識到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經常往來于俄中之間參加交流活動,對中國近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的可喜變化深有感觸。他認為,中國政府積極落實環保政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讓生產生活環境更加良性循環,這符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觀。
生態治理必須遵循規律,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統籌兼顧,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態系統。從探索城市綠色發展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從退耕還林到荒漠變森林,中國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日本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北京事務所所長小柳秀明用專業數據說明北京空氣質量大幅改善。他注意到,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完善各項法律制度并嚴格執行,建立健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考評機制,生態環境考核指標在政績考核體系中的權重有所增加!爸袊鷳B文明建設經驗值得很多國家學習和參考!
“中國在保護生態方面制定長期規劃和發展戰略,并嚴抓落實,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借鑒!敝袊迦A大學與巴西里約聯邦大學共建的中巴氣候變化與能源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巴方負責人蘇珊娜卡恩認為,中國大力投資清潔能源等技術研究,為相關領域的科學進步作出貢獻!爸邪椭行牡慕⒋龠M了兩國在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領域的技術合作,其中生物柴油是我們合作研究的課題之一。中國專家研發的酶法制備生物柴油技術,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蒙古國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中國室主任旭日夫和該所博士賀西格圖雅去年曾赴中國多地考察。“鑒于地理位置相近、氣候條件相似,塞罕壩從荒漠變森林的經驗對蒙古國很有借鑒意義。”旭日夫感受到,中國將發展經濟和保護自然協同推進,積累了成功經驗。賀西格圖雅表示,中國很多農村實施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效果顯著。“比如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屬于范例。發展中國家可以從中有所借鑒!
在泰國正大管理學院院長助理洪風看來,中國加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但有利于自身經濟發展,也讓周邊國家從中受益!爸袊椭心习雿u國家山水相連,中國加強水資源保護等工作,也促進了東南亞國家的生態環保。”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建設全球生態文明,需要各國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弗朗索瓦曼森注意到,“在中國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我們希望中國繼續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各國應攜手合作,人類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碧普祭仗崂硎,去年的北京世園會成為中國促進綠色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也讓其他國家從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中受到啟發。中國綠色發展為全球生態治理作出重要貢獻,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德國能源觀察集團主席漢斯約瑟夫費爾訪華時,中國在戈壁周邊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這些舉措將帶來巨大的生態優勢,通過碳匯為環境保護作出重要貢獻!辟M爾認為,中國不斷推動太陽能、風能和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應用,使零排放技術的價格更低廉,有助于在全球范圍內更多推廣。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海洋與湖沼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赫爾南德斯貝塞里爾強調:“保護全球生態環境,需要各國齊心協力,拿出更多實際行動。尤其在當下全球面臨疫情挑戰,各國都應在促進人類健康和福祉的共同目標下,加強團結合作!
“中國帶頭落實溫室氣體減排承諾、堅定支持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在推進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方面,中國技術、中國方案造福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卑<皣铱蒲兄行沫h境研究所研究員葉哈雅表示,中國推進綠色發展的成功探索,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作出重大貢獻。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