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稐l例(草案)》作為今年河北省生態環境領域重要立法內容,已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初次審議,待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將再次提請審議,填補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立法空白。
“在立法工作中,河北省立足引領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聚焦解決群眾關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既注重《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這樣的‘大塊頭’立法項目,又關注《關于加強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的若干規定》這樣的‘小快靈’立法項目,統籌兼顧、點面結合,加快立法步伐,提升立法質量。”河北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趙根喜介紹說。
據介紹,在省級立法層面,河北省制修訂了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水污染防治條例、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條例、促進農作物秸桿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加強揚塵污染防治決定、加強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的若干規定等地方性法規;2020年、2021年河北省人大又先后審議通過《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兩部重要地方性法規。
在推進省級立法的同時,河北省還加強對各市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工作的指導和備案審查。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邯鄲市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石家莊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邢臺市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陸續制定實施,河北省11個設區市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實現全覆蓋。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形成以憲法為基礎、以法律為依據,包括30余部主要地方性法規(含設區市人大立法)、若干政府規章和地方環境標準在內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構建了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的“四梁八柱”,橫向全覆蓋、縱向全貫通,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法規框架體系已基本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已基本實現有法可依,為依法治污提供了法治保障。
“河北省堅持制度創新,從省情和實際出發,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舉措及時總結、轉化固定為法律規范,需要先行先試的通過立法充分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規定及時調整修改,在立法實踐中,科學創制了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以改革思維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與標準處處長解立虎介紹說。
《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是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一部基礎性、統領性、綜合性地方性法規,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等改革成果入法,創設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差異化管控等制度,新增約談、區域限批、掛牌督辦等規定,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增設“三線一單”、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規定,極大豐富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內容和方法舉措。
《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是涉及雄安新區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該《條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規劃、協調推進、遵循規律、保障安全,屬地負責、協同共治的原則,突出規劃引領和剛性約束,強調山水林田草淀城系統治理和最嚴格保護,推進上下游、左右岸、淀內外全流域綜合治理,建立流域協同治理機制,加強全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方位保護白洋淀生態環境,為建設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細化政府及部門職責,規范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完善人大監督、公開約談、信息公開、誠信記錄等有關制度。
圍繞解決揚塵污染防治這一突出難題,《關于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決定》以最快速度創新制定,構建“六塵”共治體系,適應了揚塵污染防治急需,填補了大氣污染防治立法空白。
《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先行先試,規定環保督察制度,強化河(湖)長制,提高白洋淀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標準,強調按日連續計罰,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懲戒力度,為河北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供了法治支撐。
圍繞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和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構建首都生態安全屏障,河北省還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立法,探索協同立法實現路徑。
《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專設“生態環境協同保護”一章,提出與北京市、天津市及周邊地區建立污染防治聯動協作機制,共同做好區域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專設“區域水污染防治協作”一章,對京津冀水污染聯防聯控協作共治作了規定。
自2020年5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同步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實現了立法題目、結構、措施、出臺時間等的高度一致,成為全國首部在污染防治領域區域協同立法項目。
環保法律法規落地實施離不開標準引領,環保標準是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支撐,是環境管理和監督執法的重要依據。
河北省著力完善生態環境地方標準體系,服務和支持重點流域、重點行業企業提標改造,引領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共制修訂生態環境地方標準52項,內容涵蓋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清潔生產審核等,構建了門類齊全、覆蓋面廣、針對性實效性強的生態環境地方標準體系。
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方面。為改善白洋淀水生態環境,河北省制定實施《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核心控制區排放限值與北京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最嚴的A 類相當。
加強水污染防治源頭管控。河北省制定實施了《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黑龍港及運東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兩個地方標準,為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提供了標準約束。
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20年,河北省修訂了《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科學設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以標準引領提升農村生活水治理水平。
在配合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方面,河北省制定了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等。截至目前,涉及水污染物防治的地方生態環境標準達8項。
在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方面,河北省聚焦污染物排放量大、環境污染重的行業企業,對標國家與先進省市,在電力、鋼鐵、煉焦化學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的基礎上,2020年創新制修定水泥工業、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和陶瓷工業、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21年又制定了《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控制標準》,嚴格了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體系。
在破解揚塵污染難題方面,河北省發布實施《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同時為強化技術規范引導,制定了煤場、料場、渣場揚塵污染控制等技術規范。截至目前,河北省涉及大氣方面的地方生態環境標準達34項。
通過持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地方立法、不斷完善地方法規體系,河北省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