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構建政策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水管水,深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完善考核體系,優化考核方式、考核內容,確!肚嗪J」澦袆訉嵤┓桨浮仿涞綄嵦帲m當增加再生水等非常規水利用考核賦分比重。研究制定黃河流域污水資源化利用等相關規劃,適時修訂《青海省非常規水源利用規劃》。完善取水許可管理制度,積極推進《青海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修訂工作。研究污水資源化利用計量方法,形成科學統一的統計體系。
(十三)健全價格機制。健全再生水利用價格機制,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由再生水供應企業和用戶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自主協商定價。對提供公共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的河湖濕地生態補水、景觀用水使用再生水的,鼓勵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動再生水利用。
(十四)完善財金政策。建立中央資金和地方財政資金支持、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建設項目。貫徹落實國家和西部大開發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十五)強化科技支撐。將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將水資源與水環境承載能力、水環境質量改善與生態修復等關鍵技術納入“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并將相關內容列入年度省級科技計劃指南,鼓勵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聯合企業通過產學研緊密結合實現技術突破、成果示范。推動水資源環境生態經濟一體化核算技術研究,開展規模化農業高效用水和過程精量控制技術、水肥藥一體化調控技術研究。圍繞高耗水工業開展低成本、低能耗水資源替代技術攻關,實現工業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探索研究建立微咸水及鹵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的技術體系,加快相關設備裝備的研發。
(十六)加強統籌協調。按照中央部署、省級統籌、市縣負責的要求,市縣政府要切實擔負主體責任,制定實施計劃,細化工作舉措,加強項目謀劃和儲備,有序推進項目落地實施,明確污水資源化利用建設、運營、監督責任主體,劃分權責職能。省級相關單位要加強統籌,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加強溝通銜接和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
(十七)強化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再生水水質監督和利用管理制度,完善部門管理機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監測規范,做好再生水水質監測工作,確保再生水水質符合有關標準。嚴格監督實施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的要求。嚴格自備井管理,限期依法關閉未經批準和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自備井。加強對再生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檢測維護,保障安全達標運行。
(十八)營造良好氛圍。把污水資源化利用作為貫徹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開展宣傳工作,加強科普教育,提高公眾對開發和利用“第二水源”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消除公眾顧慮,增強使用意愿,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污水資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圍。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