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人員指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重建設、輕管理,部分污水處理站長期“睡大覺”“曬太陽”,造成了“最后一公里”的阻礙。
專家指出,目前,生活污水處理依然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短板。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必須建管并重。讓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轉起來,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關鍵。
種上了沒有凈化功效的鮮花的霍村人工濕地(生態植物塘)和塔式生態濾池。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
此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監管,涉及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住建等多個部門,必須統籌謀劃、協調調度、綜合推進,調動各級各相關部門的主動性,形成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
截至發稿時,義馬市東區辦事處針對存在的問題向記者發來“情況說明”,并表示積極整改:排查濕地管網,杜絕雨污合流;轉運處理河口村和霍村的塔式生態濾池、生態植物塘污水,杜絕整改期間污水外溢;補充更換兩個濕地的塔式生態濾池;更換兩個生態植物塘的花和植物,種上吸附能力強的蘆葦等水生植物。下一步,建立人工濕地日常管護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運行維護,確保人工濕地發揮應有作用。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