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一次圍著太湖轉的時候,湖邊還在大量清理漁網,今天現場一看,面貌一新!闭驹谔趾舆叄虾J腥舜蟠碓S麗萍感慨萬千。一位浙江省人大代表亦有同感,太湖的治理任務太艱巨,但通過聯防聯治,已經能做到“不讓一串水葫蘆飄進上海的黃浦江!”
不過,對同飲一湖水的長三角來說,發展與保護的問題依然很迫切。
4日,11位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人大代表赴江蘇吳江、上海青浦、浙江嘉善,聯合調研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水環境協同治理情況。這也是四地省級人大代表首次聯合調研水環境治理。
太浦河是太湖的主要出水通道,這也是代表調研的第一站,大家從江蘇吳江這頭登船駛入太浦河。
沿途水況尚好,看得出此前的治理有一定成效,有代表感嘆,“當年的藍藻危機不可能再度發生!”
但樂觀之外,亦有隱憂。在江蘇省吳江段長約40公里的太浦河,有著泄洪、航運、農業和工業用水等多種用途,而其下游是上海、浙江嘉興的取水地,不同的用途導致不同的排水標準。江蘇省人大相關人士提到,區域環境標準尚不統一。三省一市發布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具體的指標限值存在差異,僅以標準數量來看,上海取水口就比吳江排放多了80項檢測項目!皹藴式y一聯合備忘錄有待落地!
吳江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專業市場,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但紡織的末道工序印染所帶來的“銻”污染令人擔憂。2014年以來,太浦河已發生九次銻濃度異常事件,對水源地供水安全造成一定影響。
上海青浦是調研的第二站。位于青浦金澤鎮西部、太浦河北岸的金澤水庫,總庫容約910萬立方米,日供水規模351萬立方米。
“目前,金澤水源地仍存銻濃度和藻類異常風險!鄙虾J兴畡站钟嘘P負責人表示,上海通過實施“引江濟太”,增加太浦閘下泄流量,確保水源地供水安全。
為有效應對太浦河流域上游來水水質指標,尤其是銻的異常波動,維護流域水生態和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滬蘇浙兩省一市有關地區的政府主管部門共同簽訂了《太浦河流域跨界斷面水質指標異常情況聯合應對工作方案》,吳江區還專門制定了《吳江區太浦河銻特征污染因子管控方案》,并根據太浦閘下泄流量、監測斷面銻污染物濃度,以及下游水源地預警需求等情況,累計采取20余次限產停產管控措施。
在太浦河邊,代表們發現紡織、洗車、加油等業態錯落,沿河有不少違法建筑依河而建。
上游經濟發展與下游飲用水保障如何來統籌、兼顧?
“水源地的治理與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的調整密切相關,這也是水污染治理的關鍵點。”江蘇省人大代表王卓君認為,這些年水源地治理的力度很大,也取得了很大成效,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很多治理手段都是剛性的,“鐵腕制污在一段時間內是有效的,但從長遠來看,還需做全盤的統籌和考慮!
代表建議,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防污染轉移擴散,要創新引領區域聯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將改造提升沿河化工產業作為重中之重。
而位于流域下游的上海,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面臨諸多挑戰,不少代表建議,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控機制有待健全,太浦河沿線水量水質監測要進一步加密,不斷完善調度方案,進一步深化太浦河水資源保護省級合作機制,加強太浦河水質預警聯動機制,有效應對水源地銻污染事件,保障太浦河金澤水源地的供水安全。
據了解,2016年上海啟用金澤水庫水源地以來,為加強太浦河保護,蘇州、嘉興、青浦三地環保部門及吳江、秀洲、嘉善三地政府聯合制定《太浦河流域跨界斷面水質指標異常情況聯合應對工作方案》,簽訂《水質水量監測數據交換共享協議》,三地開展聯合監測、聯合調查,組織跨區域聯合執法。
此行調研中有一現象特別突出,即省級界河不少,甚至有“插花”現象,比如屬于上海的地域中卻有一條江蘇的河流“飛地”。
這樣的跨界河湖如何治理?
據了解,2018年7月,上海市水務局就啟動上海市與江蘇省、浙江省接壤區域內省界河湖排摸工作,排摸出省界河湖188條段(個),涉及金山、嘉定、寶山、青浦等4區。同步啟動了171條段(個)河道(湖泊)綜合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91條段,其余80條段持續推進中。正推進省界河湖“一河(湖)一策”編制工作,已完成省界河湖上海部分“一河(湖)一策”初稿編制和中期專家評審,目前正就中期修改稿征求相關部門意見。
在省際界河治理過程中涌現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比如金山與平湖、嘉善建立長三角地區首個“水事議事堂”,共同繪制“三地水系圖”,簽署界河保潔合作備忘錄,交換75名界河河長名單,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共商聯動治水事宜,實現上下游省市間聯動治水。
代表們建議,三省一市繼續加強對接,制定并實施新一輪太湖治理方案,深化落實跨界河湖“一河(湖)一策”方案,協同推進省界河湖工程整治及長效管理。
“希望跨界河湖的治理能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率先突破!痹S麗萍等代表建議,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統一的法規體系,在示范區探索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和水安全保障方面的立法,解決水資源合理配置、產業優化布局、跨界水污染聯防機制建設、水安全應急調度等問題。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