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將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作為我。ㄋ拇ㄊ,下同)首次以單獨流域立法的方式推進污染治理的開篇之作,條例肩負著“盡快全面改善和保護沱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依法打贏碧水保衛戰,切實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同時為長江保護立法提供可資借鑒的流域立法經驗”的重要使命。
2019年9月1日起
作為我省首次以單獨流域立法的方式推進污染治理的開篇之作,條例肩負著“盡快全面改善和保護沱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依法打贏碧水保衛戰,切實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同時為長江保護立法提供可資借鑒的流域立法經驗”的重要使命
我省將以此條例的制定經驗和實施情況為借鑒,研究制定出臺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水污染防治條例或綜合性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為我省水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沱江在我省內流域面積2.55萬平方公里,涉及德陽、成都、資陽、眉山、內江、自貢、瀘州等7個城市。長期以來,沱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強度大,水生態流量不足,以不到全省4%的水資源量,承載了全省25%以上的人口和30%以上的GDP,是我省污染最重的河流。
為盡快解決沱江流域突出的環境問題,為全面改善和保護流域水環境提供法制保障,2017年11月,我省啟動了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
2018年12月4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初審。12月11日,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立法工作對接會,與生態環境廳、環科所等相關單位和起草部門就《條例(草案)》統審階段服務工作進行交流研究;隨后又分別組織召開省級部門和沱江流域相關市縣鄉立法座談會,省級有關部門,成都、德陽、瀘州等7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人以及沱江流域相關縣鄉、街道辦事處等相關人員參會并提出建議。
今年1月30日,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率立法調研組來到什邡市穿心店磷石膏堆場整治現場、靈江污水處理廠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并召開立法調研座談會,聽取相關部門、部分生產和保險企業、基層人大代表對《條例(草案)》立法提出的意見建議。
今年4月16日-18日,《條例(草案)》二審后,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赴自貢市榮縣,內江市威遠縣、資中縣,瀘州市瀘縣開展立法調研,聽取了瀘州市各縣區、市級部門、企業代表、村民代表針對《條例(草案)》提出的具體修改意見和建議。
今年4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條例(草案)》立法工作對接會,結合前期調研收集的建議意見,對標中央新要求,圍繞飲用水源、人大監督、公益訴訟、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應急預案等方面的重點條款進行了逐字逐句研究討論。
馬不停蹄的審議、調研,21次易稿背后,是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以人民為中心,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履職態度。
《條例》制定了多項制度:省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沱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展,依法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在嚴格控制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實行排放總量削減的前提下,按照有利于總量減少的原則,逐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
條例細化并強化法律責任,在上位法的基礎上對超標排放水污染物、在水源區設立排污口、飲用水供水單位供水水質不符合國家標準等情況,提高了處罰下限。同時,根據中央和省委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增加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公益訴訟的相關規定;增加在沱江干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的從嚴規定等。
條例明確,企業事業單位不按照規定制定水污染事故應急方案的,或水污染事故發生后,未及時啟動水污染事故應急方案,采取有關應急措施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條例還對部分違法行為作出從嚴處罰規定。條例明確,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水污染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拆除的,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產整治。
省人大常委會城環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以此條例的制定經驗和實施情況為借鑒,研究制定出臺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水污染防治條例或綜合性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為我省水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