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專家 >> 學術專家 >> 城鎮水生態與水資源 >> 

包存寬

時間:2016-07-13 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作者:

當前的規劃改革,規劃環評自身不足給升級規劃環評提出了要求。對比了規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線性規劃制度的錯位。按照03年的環評法,對14個專項進行環評。而要求的是國家級、省級再到社區的市,也就是所說的地級市,縣一級不管。規劃體制方向首先是多規合一,多規合一下未來可能不是14個規劃,規劃的重心下沉到市縣。從編制的技術規范,強調民主參與的過程。當前規劃環評當中民主參與不足。

規劃環評制度的設計,從當下規劃體制和線性規劃環境制度的錯位,這是思考規劃環境制度的起點。同步升級規劃環評制度,為了減少、提高未來環評規劃制度的阻力,如何提升規劃環評的制度?

為充分發揮規劃環評的生態引導和約束作用,需要對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以及規劃制度改革方向確定規劃環評制度的升級要點,涵蓋六個方面。通過促進不同規劃的環評銜接以及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的銜接,實現多方聯動,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合力。通過明確不同層級規劃環評之間的關系,突出各層級規劃的環評重點,實現頂層設計到具體實踐之間的有效傳導。通過落實規劃環評制度與規劃制度的協同,確保規劃環評制度升級滿足規劃制度改革需求。通過形成多元主體參與式的規劃環評架構,響應規劃制度改革的多元共治理念。通過建立強制性的評價程序和相關管理機制建設,提升規劃環評的嚴肅性和強制性。確保以升級規劃環評制度為契機,提升規劃環評的有效性,進而發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助推作用。

 

一、通過規劃環評促進不同規劃之間形成制度合力。

1、擴大現有規劃環評評價范圍,體現評價全覆蓋:將空間規劃和發展規劃等納入規劃環評范圍,以"龍頭規劃"的"生態化"帶動規劃體系的"生態化",進而帶動空間開發建設活動的"生態化",實現發展生態轉型。

2、通過空間規劃環評明確其他規劃環評、空間規劃以及空間屬性規劃的可作為和不可作為范圍,建立其他各類規劃空間控制的"負面清單"。

二、建立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的聯動機制。

政府劃定了這塊地的用途,出于公共的利益考慮,包括環境質量的改善。但如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這需要市場的力量。兩股力量就使這塊的開發在有序、高效的特征情況下進行開發。

三、強調三級規劃環評之間的銜接。就是國家規劃、省級規劃和市縣規劃。國家規劃就是強調戰略性,而不是具體的抓項目。省級是承上啟下,規劃的重心應該在市縣一級。

四、落實規劃環評制度與規劃制度的協同。我們的評價和我們的評價對象本身的制度,這兩個如何形成合力。空間規劃和規劃環評當中都強調了承載率,都強調了生態文明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五、注重多元主體參與式的規劃環評架構建設。將政府和公眾之間的關系逐漸轉變為政府協調、公眾作為主體主動參與。

六、提升規劃環評制度的嚴肅性和強制性。

七、其它的政策建議。從經濟理論上說,權責邊界清晰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應差異化不同類型規劃環評、不同層級規劃環評的評價思路、評價方法和技術導則規范,界定清晰多元主體之間的權力邊界和責任邊界,通過效率提升,強化規劃環評制度的有效性。建議以《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開展空間規劃編制試點為契機,同步開展空間規劃環評編制的試點探索和理論研究,通過完善規劃環評的理論體系,進一步提升規劃環評制度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結語:

感謝包教授從概念、規劃、評價標準等方面給我們講解城市與水的故事。城市規劃要以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升級環評制度,約束、實現現代生態文明。相信在城市規劃、環評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與水的關系更融洽,我們的城市會更美好。即將于2016年8月16日在長沙舉行的“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上,包教授將給我們帶來題為“升級規劃環評制度,以響應規劃制度改革——基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思考”的專題發言,我們期待包教授的精彩發言。

2016(第十一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將于8月16-17日在湖南長沙召開。

此次大會水世界將承辦以下:

➥海綿城市規劃與建設

➥水系統規劃與水生態修復

➥城市綜合管廊線規劃建設管理

三個分論壇。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包存寬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