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格平1930年6月生于山東肥城。1972年他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出席了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從此獻身于環境保護事業。1976年后歷任中國常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席代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局局長,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1993年至2003年兩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并出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等院校的兼職教授,也是英國牛津大學客座教授,英國布萊德福大學授予他工學博士榮譽稱號,香港城市大學授予他榮譽理學博士學位。1989年被聘為"世界資源報告"編輯委員會委員,1993年被聘為由10多名世界名流組成的聯合國持續發展高級咨詢委員會委員,2001年至2002年被聘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秘書長名人小組成員,1994年至今被聘為全球環境基金高級顧問。
曲格平在認真總結國內外環境保護經驗的基礎上,系統地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獨創性的環境保護理論。他運用系統科學原理提出了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理論;從中國人口與環境關系的歷史沿革出發,闡明了人口與環境的演變規律和相互作用的機制;運用一般系統論和系統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和完善了我國環境管理的理論體系和政策體系;他還成功地運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相繼主持了許多環境戰略、環境規劃和法律的制定等。他指出:只有發展經濟才能創造出包括適宜的環境在內的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強調在發展的同時保護環境,避免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
曲格平先后發表數十篇論文,并撰寫了《中國的環境問題及對策》、《中國的環境管理》(中、英文版)、《中國的環境與發展》、《世界環境問題的發展》、《中國人口與環境》、《困境與選擇》、《我們需要一場變革》、《夢想與期待》等著作。主編了《中國自然保護綱要》(中、英文版)、《2000年中國的環境》、《環境科學大辭典》、《環境保護知識讀本》、《環境與資源法律讀本》等書籍。其中《2000年中國的環境》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務院經濟技術中心特等獎,《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的環境管理》獲"第四屆中國圖書獎"。
曲格平參與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三大環境政策體系的制定。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大膽地提出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國情制定了八項環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在全國普遍實施,從而使中國在經濟倍增的80年代,避免了環境狀況的進一步惡化,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道路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貢獻,得到國內社會各界的積極評價,同時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為表彰他在制定、指導和執行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管理政策方面的獻身精神和優異成就,198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質獎章";1992年6月在里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期間又榮獲聯合國環境大獎;1993年獲中國首屆綠色科技特別獎;1995年獲荷蘭王儲頒發的"金方舟"大獎;1999年獲日本國際環境獎"藍色星球獎"。2001年獲世界自然基金會"愛丁堡公爵保護獎"。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