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專家 >> 人物訪談 >> 

桑德開創的中國鄉鎮污水處理新模式

時間:2013-09-06 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作者:梁威

我們的市場化運作的商業模式主要是企業與縣政府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將縣級財政作為唯一的支付單位,而不是與各級鎮政府去談收污水處理費的問題。這種模式為企業污水處理費用的順利回收提供了保障。因此將縣一級政府作為承擔特許經營協議的行政責任主體是最佳的選擇。我們的污水廠采取的是BOT模式,管網采取的是BT模式,管網建成后兩到三年由政府回購,污水廠由企業來運營管理。

例如湖南長沙縣18個鄉鎮污水廠項目,如江蘇姜堰縣、泗陽縣等大多鄉鎮污水廠均采用的是這種模式。另外我們也會根據不同地區政府的不同要求提供其他商業模式。比如EPC加托管運營,還有BT加托管運營也就是BTO模式,也有單純的EPC或是單獨的設備集成。以上幾種方式在我們的實際項目中都存在,但目前最主流的還是BOT加BT的模式。

由桑德承攬的長沙縣污水設施全覆蓋項目,是將縣級財政作為唯一的支付單位,這個項目中包括長沙縣16個鄉鎮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為29400噸/日)的投資、建設、運營、移交(BOT)和管網配套建設工程的建設、移交(BT),以及已建的2個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為5000噸/日)的托管運營(O&M),共計18個水廠,18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網管的施工總承包以及設備項目的采購、安裝均由桑德來投資建設,總投資額為人民幣2.75億元,特許經營期為30年。目前項目已全面投入運營。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具體到桑德鄉鎮污水處理模式,您感覺有什么優勢,解決了哪些難題?長遠來看鄉鎮污水處理的付費將是一種什么模式?在鄉鎮污水處理方面還遇到哪些風險與難題?

張景志:桑德模式的亮點很明顯:通過區域整合,將眾多小城鎮的污水處理項目“捆綁”成一個大項目,從而發揮規模效益,提升小城鎮污水處理項目的財務生存能力;以區縣為付費主體,由區縣和所屬鎮鄉自行決定污水處理費分擔比例,確保專業公司實現建設運營項目可靠的現金流。

市和區縣出資配“網”,完善小城鎮污水收集網絡,提高污水收集率,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設計的處理能力。這樣就可以有效規避農村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分散弊端,最大程度提高污水處理項目對各類社會資本的吸引力,促進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化的發展。

具體到桑德湖南長沙項目可以說長沙縣18個鄉鎮污水處理集約化,區域聯治,開創了中國鄉鎮污水治理先河,為中國的村鎮水環境治理探索出來一套經濟可行的解決方案。

當然在鄉鎮污水處理項目運行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困難,主要是土地問題。把當地的土地直接劃成市政用地進行建設特別困難,要不斷地與各方溝通協調。還有就是拆遷問題。在水廠建設特別是管網鋪設中會遇到一些拆遷問題,都是比較棘手與難于解決的,協調難度大,管理成本也會增加。再有就是財政支付問題。我們大面積鋪設了管網,到了政府回購期,有可能當地的財政資金不是很充裕,這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風險。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