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專家 >> 人物訪談 >> 

胡鐵松:排水權管理缺位致“低水淹高田”

時間:2011-06-22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周芳

記者:為何引發水事糾紛的排水問題多年難以解決?

胡鐵松:分析水事糾紛的直接原因,大體可歸結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排水量上的沖突。嚴重的洪澇災害以及頻繁發生的水事糾紛,除因洪水本身具有強大的破壞性及普遍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以外,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我國長期以來就沒有進行流域初始排水權的分配。

合理確定排水區域的排水布局、排水工程規模等,可為水利工程投資指明方向,增加單位投資產生的效益;排水權合理配置所要求確定的排水工程規模問題,如地勢較高區域與低洼地區的排水量問題、排水設施的規模、蓄滯區的規模等,無形中約束了各排區的排水量,若能很好地執行排水權分配,對緩解水事糾紛便可起到促進作用。

排澇標準與排區生態之間也存在著關聯。我們對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區的排澇標準與水鳥、魚類多樣性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適度擴大集中調蓄區面積,排區的排澇標準由現在的6.9年一遇提高至30年一遇(3日暴雨5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冬季鳥類和湖泊魚類的物種可增加3%,鳥類個體總數增加10%~15%。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洪災會危及人類生命安全,但澇災的主要影響在于糧食農作物減產,危及生命的幾率較小,所以長期以來,兩種水災的受重視程度大相徑庭。

全國易澇耕地2450萬畝中因澇致災的漬害田占比正在逐年增多;春恿饔蜣r作物洪澇災害面積中,澇災面積約占三分之二,與1991年相比,問題加重了。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