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三峽集團合作出版的《中國環境流研究與實踐》正式發布。發布會上,該書主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副院長陳進就一些熱點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副院長陳進
新京報:一些人認為,三峽大壩攔截了長江,而“環境流”要求有一個健康生態環境的水流體制,這兩者是否矛盾?
陳進:(這兩者)并沒有矛盾。三峽大壩對水文過程的改變是比較輕微的,汛期時就是一條河,來多少水放多少水,枯水期時水放多一點。但三峽的防洪效益、發電效益是很巨大的,三峽并非對環境沒有影響,但可通過優化調度盡量減少影響。
新京報:三峽最初建設時并不具備生態保護功能,現在如何改進?
陳進:最初建三峽時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環境因素,現在,這個意識越來越強。未來,我們甚至寧可少發點電,讓環境更優良一點。現在,三峽正在開展水庫優化調度方案研究,會研究中下游生態環境保護要求。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