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北、江西等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嚴重干旱,僅湖北就有50萬人飲水困難、千萬畝農田受旱,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域面積創下有衛星觀測以來的最小。和近幾年三峽及周邊頻發的泥石流、地震、水災等一樣,又有聲音將這次大旱歸結為三峽大壩所致。
這些災難真的和三峽有關系嗎?三峽后續工程要注意些什么?為此,早報記者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峽工程專家盧耀如。
盧耀如,1931年生,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三峽工程階段性評估項目”地質與地震評估課題組副組長。
東方早報:溫家寶總理5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三峽后續工作規劃》。英國路透社馬上就以《中國承認三峽大壩存在弊端》為題報道說,這標志著中國政府承認三峽工程“存在問題”。您覺得可以這么理解嗎?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